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历次中东战争最严重的后果是( )
A、
人员大量伤亡,难民大量出现
B、
严重制约了以色列经济发展
C、
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中
D、
阿拉伯国家经济损失严重
举一反三
在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中,最关键的是( )
第一篇:积极应对,战胜危机
材料一:1920年~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二:危机冲击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面对“大萧条”现状,罗斯福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两则材料中的国家改革前面临的相同境况是什么?
(2)为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新兴的苏维埃俄国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二中富兰克林·罗斯福所说的“大胆、持久试验”的历史事件的核心与基础是什么?
第二篇: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3)图示一中两大集团的形成最终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4)图示二中反法西斯同盟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5)美苏在图示二、三中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世界仍不太平。请写出一例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
学习和反思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一对车轮。 20世纪上半期短短50年内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至今还让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感到悲痛。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是两个最大的城邦……由于相互猜忌,不能友好相处,反而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最终被历史所淘汰。后人把修昔底德的这种总结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从世界范围来看,能走出“修昔底德陷阱”的国家,法国和德国应该是个典范。法国和德国有很深的历史积怨……经过数百年你死我活的斗争之后,德国和法国人民都深刻地进行了反思,认为这样你死我活的对抗下去对双方都是个灾难。于是双方决定重归于好,永不再战……
——摘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1)历史上法德之间有很深的“积怨”。请举出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双方两败俱伤的战役。
(2)法德“双方决定重归于好,永不再战”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二:
随着中国的发展强大,某些国家提出了“中国威胁论”,这种言论不时出现在外国媒体上。如《金融时报》称:“如同1914年前不断崛起的德国与周边邻国发生对抗一样,如今正在崛起的中国也与多个邻国—特别是日本发生了争端。”
(3)近代历史上中日两国也有很深的“积怨”,请写出其中日本发动的两次侵略中国的战争的名称。
(4)法德两国成功走出“修昔底德陷阱”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也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两国的关系影响着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你认为中日两国应如何正确面对过去的历史?
材料三:
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说:“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5)这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早在1953年就已经提出过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指的是什么? 如今真正威胁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举出两例。
(6)当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逐渐散去的时候,战争留给了我们哪些反思,请谈谈你的看法。 (至少说出两点)
2010年5月25日晚,以色列空军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区进行了多次轰炸,造成 约20人受伤,一些建筑物在轰炸中被摧毁。有人认为此举对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是一个重大打击。请你判断,中东问题的关键在于( )
中东问题是指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中东问题的焦点是印巴分治。
近年来美国以“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等为名,把大量先进武器部署到亚太地区,将军舰派到我国南海进行挑衅,并以各种名目公开无端指责中国。美国的这些行为说明(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六、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五、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四、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三、中国古代的科技、建筑与思想文化)
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