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湛江向洋实验中学2018-2019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燕太子丹质于秦 , 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鞠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

    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战国策·燕策三》

【注】①请入,图之:南宋鲍彪注:“请太子入息,已乃图之。”②道:导,引导。

(1)、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太傅幸而之      图:考虑 B、光闻长者之行        长者:年长的人 C、不知吾形已不也    逮:及,赶得上 D、荆轲可使也      善:交好的人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②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 B、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②\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 C、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②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 D、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②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
(3)、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质于秦,即到秦国当人质。诸侯国之间为了确保协议的可信度,常常将太子作为人质。 B、太傅,中国古代官职。始于西周,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 C、侠士,古代也称之为侠客,大都指不畏艰险的义士。 D、《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②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郭解,轵人也。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休乃铸钱掘冢。 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 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 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车,请得解客舍养之。及徙豪富茂也,解家贫,不中訾【注】,吏恐,不敢不徙。轵人杨季主子为县掾,举徙解。解兄子断杨掾头。杨季主家上书,人又杀之阙下。上闻,乃下吏捕解。解亡,久之,乃得解。遂族郭解。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荣名,岂有既乎!”于戏,惜哉!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

材料二:

 渊深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 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贤人深谋于廊庙,论议朝廷,守信死节隐居岩穴之士设为名高者安归乎?归于富厚也。是以廉吏久,久更富。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其在闾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奸,掘冢铸币,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骛者,其实皆为财用耳。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容 , 楔鸣琴,揄长袂,蹑利屣,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精也。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于赂遗也。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此有知尽能索耳,终不余力而让财矣。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

 (节选自《史记·货殖列传》)

 【注】訾:同“赀”,资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曰:“桀纣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曰:“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况于为之强战?

(选自《孟子·离娄上》)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取乎?”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