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师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冷战”与“热战”同步练习题

观查下面,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    )

①扶持控制西欧       ②援助欧洲发展

③建立北约组织       ④遏制苏联力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举一反三

材料1:

图一:华盛顿会议                  图二:签署《凡尔赛和约》
材料2:《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规定:“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的全体之攻击。”
材料3:伴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当今世界实际形成了美国、日本、    、中国、      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材料4:以下是秦同学搜集到的反映新旧中国外交活动的几幅照片。

A.签订《辛丑条约》B.巴黎和会
C.乔冠华开怀大笑D.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1)材料1两幅图反映的两次会议使一战后形成了哪一体系?简要评价它。
(2)依材料2《北大西洋公约》成立的北约,是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哪一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该政策开始的标志和在经济上的表现各是什么?
(3)针对北约的建立,苏联成立哪个组织与之对抗使两极格局局面最终形成?
(4)在材料3空白处填写适当的词语。面对世界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奉行的基本外交政策是什么?
(5)在材料4的C图中,乔冠华为何开怀大笑?观察材料4中的四幅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20世纪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的竞争影响并改变着世界政治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怀着处理战后事宜的计划登上了欧洲大陆,他希望能够主宰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然而,英法等战胜国拒绝了威尔逊的基本设想,美国试图构件战后国际秩序的努力无果而终……
1945年2月,美国的罗斯福、苏联的斯大林和英国的丘吉尔,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商议战后事宜。一个新的世界格局出现了。
                                                                                                                                                 ——《大国崛起·危局新政》
材料二 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守护神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国会咨文

(1)战争带来了空前的浩劫,也催生了新的国际组织。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诞生的国际组织名称。它们的建立,反映出世界人民的什么愿望?
(2)材料二中“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分别指的是哪些国家? 为“充当世界宪兵”,美国在欧洲和亚洲分别采取了哪些政策或措施?试各举一例。
(3)回首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三次重大变动。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次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