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①八一三事变②柳条湖事件③西安事变④卢沟桥事变⑤南京大屠杀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的代表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了字。这是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开始。材料二:这是时间意义上的又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的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 ,“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材料三:有关这个城市的记忆,永远无法被时间抹去。这一天,刺耳的防空警报响彻南京城;这一天,我们会不约而同地忆起74年前的那场血腥浩劫;12月13日,我们在这里深深悼念着人类史上的不幸。材料四:定格的历史一页(中华民国三十八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1)材料一中所述的“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指什么?该文件是在哪一历史事件后签订的?(2)材料二中,“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具体指哪一年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3)材料三中“74年前的那场血腥浩劫”指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中南京居民和中国士兵被日军屠杀了多少人?(4)依据材料四,这一场面的出现与哪一次著名战役有关?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4月23日”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
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课外学史方式收集了一些资料,制成学习卡片,现邀请你共同探究方式一:看图学史“望风而起”喻指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呼应,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1)简述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及伟大历史功绩。方式二:咏诗学史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哪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有何历史意义?方式三:赏乐学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3)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无尽的宝藏,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东北的迅速沦陷?(4)除了上述四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