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广西桂林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卷

观察如图,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主要是当时进行了(   )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 D、“大跃进”
举一反三
百年回首,从遇“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的惶恐自救到而今“玉兔九天揽月,蛟龙下五洋捉鳖”的信步从容。中华民族始终在困境中披荆斩棘,以昂扬之姿,尽展大国雄风。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前半期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

时间

口号

1900—1909年

预备立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0—1919年

尊孔复古;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_____________

1920—1929年

打倒列强除军阀;以俄为师;打土豪,分田地

1930—1939年

A

1940—1949年

B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

序号

年代

主要热词

1

1949年10月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新中国、当家作主、保家卫国、五年计划、苏联老大哥、中山装

2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

右派、“大跃进”、公共食堂、票证、雷锋

3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

夺权、红卫兵、知青、乒乓外交、两弹一星、绿军装

4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

法制、大包干、万元户、“五讲”“四美”、高考、银河I号计算机、喇叭裤

5

20世纪90年代

深圳速度、海选、下海、菜篮子工程、超市、大哥大、上网、休闲装

6

21世纪初期

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八荣八耻”、短信、杨利伟、入世、博客、上合组织

7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梦、新时代、“四个全面”、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购

注:热词,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具有时代特征。

材料三:从1912年到现在,中华文明处于一个关键的现代转型期……这一历史阶段分为两个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标志事件,意味着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在这一时期,中华文明一方面缓慢艰难地前行,另一方面面临重重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注:即社会主又道路)成为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在第二时期,中华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重塑辉煌。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就大事年表(部分)

    1949年  中国科学院成立

    1953年  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个汽车制造厂

    1956年  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1958年  第一台半导体大型体计算机

    1960年  第一批国产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1966年  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1969年  第一座卫星地面接收站;第一台磁带录像机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大运载火箭

    1983年  第一台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钕铁硼永磁材料

    1984年  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首创准晶体研究重要成果

    2003年  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2015年  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9年  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

材料二: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中科院院士王方定老人描述曾经的经历:“房间里摆满了床,连厨房里放着一个上下铺……那里的海拔高,水最高只能烧到80摄氏度,馒头都蒸不熟……”“到西北去会害怕?不会啊,那是我们的光荣,我们这代人没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这样的机会就是光荣啊,机会来了,就要上啊!”回忆起当年,王方定的记忆里没有畏惧,只有激动和兴奋,“你想想,你是在做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啊!”

材料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成员马茨·瓦尔格伦对新华社记者说,他非常敬佩屠呦呦及其科研团队不断坚持研究工作的钻研精神,他们的基于传统中医药的科研成果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尤其是给不发达国家带来福祉,这对世界人民来说非常重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