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宜兴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闲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雎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雎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须贾因问曰:“秦相张君,公知之乎?吾闻幸于王,天下之事皆决于相君。今吾事之去留在张君。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范雎曰:“主人翁习知之。唯雎亦得谒,雎请为见君于张君。”须贾曰:“吾马病,车轴折,非大车驷马,吾固不出。”范雎曰:“愿为君借大车驷马于主人翁。”

    范雎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向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于是范睢盛帷帐,待者甚众,见之。须贾顿首言死罪。

    ……

    范雎曰:“汝罪有三耳。昔者楚昭王时而申包胥为楚却吴军,楚王封之以荆五千户,包胥辞不受,为丘墓之寄于荆也。今睢之先人丘墓亦在魏,公前以雎为有外心于齐而恶雎于魏齐,公之罪一也……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乃谢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

(1)、下列各句中的“以”与“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B、不以物喜 C、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以塞忠谏之路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范雎做秦国相国,秦国人叫他张禄,但是魏国人不知道,以为他死了很久了。 B、魏国派须贾到秦国,须贾没想到范雎竟然如此贫寒,心生鄙夷,随手给了他一件绨袍。 C、范雎带须贾回相国府,可相府中的人都藏了起来,须贾感到很奇怪,后来才知道原来范雎就是张君。 D、须贾当年在魏国落井下石,致使范雎饱受侮辱,但最终范雎念在须贾对他还有点旧情,释放了他。
(3)、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须贾意之     哀:

②吾不出       固:

③为须贾之     御:

雎于魏齐     恶: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范雎曰:“主人翁习知之。唯雎亦得谒,雎请为见君于张君。”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 岁满不持一砚归。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 , 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①缘贡:趁着进贡的机会。②才足贡数:仅仅满足进贡数量。③峭直:严厉刚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