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这段材料反映了(   )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产生了威胁 C、实行的丞相制度不合时宜 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时,生产恢复,经济得到初步的发展,国力充实,政治统一,才具备了兴办太学的条件。同时,汉代太学的兴办,也得力于两个儒家学者,一个是董仲舒献策于前,一个是公孙弘以丞相之职贯彻于太学的发展。朝廷对太学的管理,除委任太常总负责之外,皇帝还亲自到太学视学。太学的教授称博士,其主要职责是掌教弟子、以教学为主。西汉的博士多由名流充当,采用征拜或举荐的方式选拔;东汉的博士要经过考试,还要写保举状。在书写出版相当困难的汉代,大师们的经说难于书诸简牍,多是师师相传,学习儒学就必须从师,经师讲学也就成为汉代大学的主要教学形式。

——据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

材料二:自秦代焚书、秦末战乱、汉初无为而治前后近百年,私学教育从未停顿。私学生徒数倍于太学生。地方官学发展迟缓,郡国内不过一校或数校。地方私学更远远超过地方官学。官学系统中几乎全无启蒙教育,蒙童教育则几乎全由私学或家学承担。秦末战乱,私学犹存,讲诵弦歌之声不辍。汉初尚黄老之学,官学未立,各种学术流派都以私学方式传播。汉武帝独尊儒术,立五经博士,后置太学。黄老道法阴阳纵横以至杂家仍以私学讲授。古今经学之争起,今文经学常居主导地位,古文经学常以私学讲授,不断展开斗争,各自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最后促进了两大学派的相互吸收和融合。

——据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