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一中、二中、息县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材料二: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债,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举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拆卸、倒卖一空。
技术门类 | 西方发明 | 上海 | 重庆 |
铁路 | 1825年 | 1876年 | 1934年 |
天气预报 | 1856年 | 1873年 | 1939年 |
电话 | 1876年 | 1882年 | 1912年 |
电灯 | 1881年 | 1882年 | 1906年 |
汽车 | 1883年 | 1901年 | 1928年 |
无线电 | 1896年 | 1909年 | 1928年 |
材料一:中国的近代工业发端于19世纪40年代,从1843年上海出现第一家现代企业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虽然经历了100多年,但是现代工业十分薄弱。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工业,主要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榨取廉价劳动力。因此,外国资本的投资集中在采矿业和轻纺工业,而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得不到发展。
——摘自陈向东《毛泽东五十年代在天津调查研究的实践与思想》
材料二: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
——陈争平、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材料三:1979——1981年我国农轻重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百分比的变化
年份 |
农业(%) |
工业 |
|
轻工业(%) |
重工业(%) |
||
1979年 |
26.6 |
32.1 |
41.3 |
1980年 |
27.2 |
34.3 |
38.5 |
1981年 |
28.8 |
36.7 |
34.5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