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二模)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   )。桓帝延熹中,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 , 有老父独耕不辍。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使问曰:“人皆来观,老父独不辍,何也?”老父笑而不对。温下道百步,自与言。老父曰:“我野人(   )!不达斯语。请问天下乱而立天子邪?理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天下邪?役天下以奉天子邪?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 , 而万人以宁。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观之(   )!”温大惭,问其姓名,不告而去。

    (选自《后汉书·逸民传》)

    (乙)楚庄王欲伐陈 , 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   )。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延熹:汉桓帝的年号。②幸:皇帝驾临。③茅茨采椽(chuán):用茅草盖屋顶,用栎木作椽。④逸:放纵,放任。⑤陈:国名。⑥洫:护城河。⑦宁国:楚国大臣。⑧罢;通“疲”。

(1)、下面四个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A、“不知何许人(   )”的“许”是“地方、处所”的意思,吴均《与朱元思书》中“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许”表示约数,可译为“多”。 B、“汉阴老父”的“父”是古代对男性的谦称。“立天子以父天下邪”的“父”可以解释为“像父亲一样(关爱)”。 C、(甲)(乙)两文括号中省略了语气词,应该填入的语气词依次是“也”“耳”“乎”“矣”。 D、皇帝驾临,别人都出去围观,只有汉阴老父没有停止耕作去围观,从中可见其清高自持,有蔑视权贵的思想;身居乡野,却不忘忧国忧民,所谓“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汉阴老父身上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
(2)、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请问天下乱而立天子邪?理而立天子邪?

②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

(4)、根据甲文中汉阴老父和乙文中宁国的言论,分析两人就国家治理这个问题有怎样的共同见解?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醉翁亭记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