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五中学2018-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人们生活和习俗的变化,从不同角度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的演进和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市民文化生活】
材料一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近代社会生活革新】
材料二 轮船、火车等新兴交通工具的使用,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剪发辫、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华师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现代流行服饰变迁】
材料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材料一:“万元户”大体上是由农村的专业户和城镇的个体工商户构成。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许多农民通过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及经商、打工等方式,使家庭年收入超过1万元;城镇居民通过经营个体生意使年收入超过1万元。在那个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年代,“万元户”就成了全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每个地方“万元户”并不是很多,因此“万元户”就成了当时富裕户的代名词。
材料二:在那个1公斤粮食2角钱,国家工作人员月工资20元的时代,能成为“万元户”确实了不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收入在逐步提高,“万元户”也就不再是最富裕的人家了。进入21世纪的中国,在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万元户”的说法已演化成了“十万元户刚起步,百万元户马马虎虎,千万元户才算富”的调侃。这一变化的背后,折射出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更反映了人们对合理财富追求的肯定以及对富裕生活的向往。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