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西南宁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理综生物试卷(三)
亚洲飞蝗的雌雄成虫在性成熟期可以利用前翅中闰脉上着生的发声齿与后足股节内侧隆线摩擦发声,这种鸣声能吸引异性起到求偶等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上述材料列举的例子,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
信息,主要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2)、
蝗灾发生地的植被条件对蝗虫种群数量变化及蝗灾的发生分布具有重要影响,植被条件为飞蝗提供了
和
。
(3)、
某地蝗虫成灾水稻严重减产,研究发现稻田养鸭既可以防治虫害又能除杂草,有效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请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及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其原因:①
;②
。
(4)、
若该地稻田有一条食物链:水稻(W1)→蝗虫(W2)→鸭(W3),括号内为该生物每年的同化量,正常情况下测算,发现W2小于1/10W1,其原因是
。
举一反三
分析如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是生物学基本观点之一.根据这一观点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如图是生态学家高斯利用不同的草履虫(a:双小核草履虫,b:尾草履虫,c:大草履虫),均以自然界中某细菌为食物,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得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朱鹃是频危动物。朱鹮的食物1/3是小鱼,2/3是泥鳅,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链如右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如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易错点07 关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关系分析—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06 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05酶相关实验分析—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云南省卷)
河南省2025年1月高三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生物试卷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