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困难

山东省济宁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诚以德为性所固有,非若力之赋于生初,而犹待培于生后也。是以骥之为骥,知之而性无所加,不知而性无所损。修其在已,听其在人。辱于奴隶,弗顾也;死于槽奶,不惜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不计也。文公所说千里马,食以千里则马显,食非千里则马晦。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已而听于人。虽马犹是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选自《古文笔法百篇》岳麓书社1984年版)

【注】①骥:千里马。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以千里也                称:著称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也    食:喂养 C、才美不外                  见:看见 D、执策而之                  临:面对
(2)、下列句子中划线“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人不知而不愠 B、康肃笑而遣之 C、野芳发而幽香 D、乃记之而去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是韩愈《杂说》中的一篇,“说”是古代用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看法的文体。 B、甲文分析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生动地表现了有才之士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C、乙文认为判断是不是千里马的标准是自身品德修养,不能一味依靠别人赏识。 D、甲乙两文都将千里马比作人才,重点阐述了应如何对待人才,洋溢着不平之气。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已而听于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项脊轩志(节选)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扶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选自陈寿《隆中对》)

【乙】

       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 , 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 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选自陈寿《进<诸葛亮集>表》,有删改)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②举州委质:氢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③吴会:吴国。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