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温州市六校2019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第三次学业水平(6月)模拟考试试卷

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要不懈地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坚定道路自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既然时代已不允许再出个皇帝,则建立民国就必然成为另一时代主题。问题是建立哪一种模式的民国呢?以孙文为理论骨干的革命党人,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当时的“美国模式”……不幸的是,这个生吞活剥的美国模式在中国实行起来却完全走了样。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由于缺乏经验,一开始采取学习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设方式…“浮夸风”严重泛滥。

——摘编自张维《中国道路对西方模式的超越》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和国家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

——欧阳淞《关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材料四: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078元,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跨越。

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模式”取得成功的重大成果,是我国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2017年,十九大报告指出了我国发展新阶段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1)、材料一中的“美国模式”指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年代“‘浮夸风’严重泛滥”的原因。
(3)、请运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材料中所述的两个“重大历史关头”。
(4)、“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结合材料一至材料四,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举一反三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的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关于制度如何形成并影响经济繁荣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初三九班学子发起了研究经济学论文,揭开财富密码的活动。

材料一  在历史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悖论叫“财富逆转”(reversaloffortune)。很多在人类历史上光芒万丈、显赫一时的古文明地区,现在却是积贫积弱;而反过来,那些曾经一穷二白的地区,现在却呈现出了勃勃生机。例如两河流域曾经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在那里曾经崛起过很多强大的文明古国,但是现在,这些地方不仅发展停滞,还时常饱受战火的蹂躏。

——编自达龙·阿西莫格鲁等《贫富的逆转》

材料二诺奖得主们做了几组数据分析,统计结果表明,逆转的时机大致发生在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并且与工业化程度有关。这个时间点,世界正面临着两件事,一件是航海冒险、殖民掠夺,一件是工业革命。

——编自达龙·阿西莫格鲁等《贫富的逆转》

A:15世纪开始,葡萄牙在巴西大量种植甘蔗,从而主宰蔗糖生产一个世纪。

B:1500-165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黄金多达180吨。

C:17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大量倾销商品。

D:17-19世纪的黑奴贸易使美洲的种植园经济日趋发达。

E:176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材料三  阿西莫格鲁等人提出在“包容型制度”下,大多数人都可以参与经济活动,政府则可以提供有效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而在“攫取型制度”下,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所有制度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剥削大多数人。

——编自达龙·阿西莫格鲁等《贫富的逆转》

材料四  阿西莫格鲁提到,我们需要一种确保技术进步或资本积累的成果能够被广泛分享的包容性制度框架,以实现总体向上的生活状态。

——编自达龙·阿西莫格鲁等《贫富的逆转》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