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容易

广东省六校2019年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材料:张之洞(1837-1909)公元1881年,张之洞前往山西担任巡抚。参观了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举办的仪器、车床、缝纫机的展览和操作表演,深受启发,张之洞产生了要办洋务的想法。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任两广总督。张之洞感到中国与西方在军事、经济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只有向西方学习,大力兴办洋务实业,才能挽救危局。于是,张之洞在广东开设了水陆师学堂,创办枪弹厂,购买军舰,发展海军,创办用机器造钱币的制钱局及银元局,筹办织布局和制铁厂。这是他兴办洋务的开始。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大规模地办洋务实业。除了筹办卢汉铁路,他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上。在筹建汉阳铁厂过程中,由于是外行,他也闹过一些笑话,汉阳铁厂最终还是建成了。它是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大规模使用机器生产的钢铁企业。张之洞还办起了湖北织布局,制砖、制革、造纸、印刷等工厂,建起了湖北枪炮厂。办实业需要大批的人才,所以张之洞也很重视教育,在湖北建立了农务学堂、工艺学堂、武备自强学堂、商务学堂,还派遣留学生去日本,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韩雅雯《张之洞实业救国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之洞兴办洋务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之洞兴办洋务的影响。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概况

1840—1870年

留学生大多是和外国传教士出国或得到教会资助出国,多数为美国。中国第一个留美大学生容闳,回国后一直为争取清政府派遣中国学生留学美国而奔走,第一代留学生人数不多,多私人途径出国,与国家派遣无关

1871—1889年

从1872年起,清政府每年选派30名十岁至十六岁的“幼童”赴美留学,系统学习自然科学、算术、光电等学科。19世纪70年代后期,清政府从马尾船政前后学堂毕业生中选拔优秀生到英、法等国学习。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有詹天佑、刘步蟾、林永升、严复等。这一时期开始有了自费留学生

1890—1911年

清政府向日本和欧洲各国派出几批官费留学生,其中日本人数最多。并大力支持自费出国留学。因美国归还“庚子赔款”余额,要求专门作为派遣留美学生费用,清政府在1909—1911年间共派出留美学生180人。鲁迅、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黄兴、宋庆龄等都是本阶段的代表人物

1912—1930年

成百上千的青年学子前往英法等欧洲国家勤工俭学,后又掀起了一场留学苏俄的新热潮。在1912—1929年期间,政府每年大约派遣公派千名左右“庚款奖学金”留学生。著名的如留美的茅以升、吴有训、梁思成等;留日的李大钊、郁达夫等;留欧和苏俄的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李四光、徐悲鸿等

1931—1949年

留学生总数比前一阶段减少了一半左右,但留学的国家数大为增加。除美、英、法、德、比、日、苏以外,还有奥、意、荷、加、瑞士、瑞典、丹麦、澳大利亚等国。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邓稼先以及杨振宁、李政道等是本时期出国留学的主要代表

——改编自张民书《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及其意义》等

上表列出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发展的五个阶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