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2019届高三文综历史5月底高考适应性考试试卷
1914年,面对当时盛行的个人与国家统一化的观念,陈独秀撰文指出“国家者,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也。不此之务,其国也存之无所荣,亡之无所惜”。这一材料表明陈独秀( )
A、
倾向于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
B、
反对专制道路维护共和政体
C、
对民族主义的观念有所反思
D、
以民主和科学进行启蒙宣传
举一反三
“为主义而来,为主义而去”是李大钊革命一生的生动写照。这里的“主义”是( )
五四运动前夕《每周评论》特辟《国内劳动状况》专栏,先后报道了北京男女佣工、河南修武煤矿、唐山煤厂、山东东平县佃户等地劳动者的生活状况。该报道表明( )
1907年,清政府开始实施女子的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辛亥革命后,蔡元培决定小学实施男女共学。然而,1915年女子小学生的比例仅占全体学生的百分之四。这主要是因为( )
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
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知识分子之所以对“纲常名教”予以猛烈抨击,是因为他们视此为辛亥革命后社会危机日趋严重的根本原因;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伦理道德的维护和提倡,亦是将它看成了“立国之体”。据此可以判断两者都( )
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河南省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10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9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8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7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