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到来
举一反三
唐三彩被誉为盛唐文化最有代表性的物质载体,了解唐三彩有利于养成充分的文化自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三彩是唐代铅釉陶器的总称。……由于釉彩以黄、绿、蓝三色为基调,并经唐代创烧,俗称“唐三彩”。唐三彩的出现、发展与唐代厚葬风气有着直接关系,多用于陪葬,少部分用于建筑和生活陈设。

——广东省博物馆《梦回大唐——盛唐艺术与生活展》解说词

材料二:资料卡:唐三彩骆驼载乐舞队俑

图片说明:

此俑中,舞乐者均穿着汉族衣冠,使用从西域传入的乐器。表现的是胡汉文化融合后的新舞乐。

材料三:唐三彩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博得各国人民赞美,一时之间群起仿制。朝鲜出现了以日常器皿为主的“新罗三彩”。日本斑现了“奈良三彩”,受皇室、贵族、僧侣喜爱,也和我国一样用作殉葬品。波斯出现了蓝色调的“波斯三彩”。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拉克、埃及、意大利等国都曾发现唐三彩。

——《略探燃唐三彩的人文价值》

材料四:2009年7月,经洛阳市科学技术局和民政局批准,高水旺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成立了洛阳唐三彩研究院,并出任院长。研究院是在国家积极挖掘、抢救和保护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形势下创立的国内唯一唐三彩科学文化研究开发机构。

——《古今结合开辟唐三彩艺术新天地》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从中可感受文学魅力,一览历史胜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学览胜一:唐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旒(借指皇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者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据《以诗证史——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文学览胜二:宋词——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

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已“户口日益增”“开肆三万室”,至宋代更为东南繁华之最,“衣冠毕会,商贾云集”。柳永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潘阆词云“万家掩映翠微间”。

——据《宋朝诗歌所反映的宋朝城市市场分析》

文学览胜三:元曲——四围锦绣繁华地,车马喧天闹起

元朝建立后,丝绸之路更加通畅,东西交往频繁。马致远在散曲中赞美:“至治华夷,正堂堂大元朝世……小国土尽来朝”。贯云石也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清代魏源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据《元曲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启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