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试卷(天津卷)
材料一
在15、16世纪的欧洲,手书新闻和单页印刷新闻已经较为流行。僧侣、贵族和富裕起来的资产阶级,对外界事物很关切。一些人专门搜集消息,编辑“通报”,抄送给有需要的客户。消息来自一些中心城市如罗马、巴黎、伦敦,以及西班牙的马德里和葡萄牙的里斯本,内容包括当时的欧洲战事、王室消息、贸易商情。随着贸易的广泛开展,商人们越来越需要准确地了解远方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法)乔治·维尔《世界报刊史》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时,反英报纸《波士顿公报》印数一度达到2000份,相对于当地的人口总数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数字。以赛亚·托马斯在马萨储塞州出版的报纸上呼吁工人投身到国家独立的事业中。有评论说:“假如没有报纸,美国革命根本不会发生。”英国人出版的报纸则鼓吹服从英国,宣传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的和解。到战争结束,美国报纸数量增加到43家,自主的造纸厂、铅字厂等也相继建立起来,摆脱了对英国产品的依赖。
材料三
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新莱茵报》适应当时德国爆发的人民革命的需要,成为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政党的坚强组织中心,组织和领导了几次大的群众斗争,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尽管《新莱茵报》仅存在了354天,但却出版了301期,恩格斯说它不愧是“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办报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在国内外几十个城市设有固定的通讯员,形成通讯员网;发表的读者来信总数多达几千封。这在无产阶级报刊史上是个奇迹。
——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
中国优秀史学遗产和优良史学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有许多契合之处,具体如下: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 | 中国优秀史学遗产和优良史学传统 |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 重视历史、重视史学 |
研究历史以探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为基本宗旨 | 明理、明道、通古今之变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民本思想 |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 | 衣食足则知荣辱、民以衣食为本 |
历史不是“神”的启示,而是人的启示,并且只能是人的启示 | 彰往察来、知古鉴今、以史为鉴 |
——摘编自瞿林东《建构中国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的思考》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任选表中某一对或者整体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修改、补充或提出新关系,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