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易错题
难易度:普通
用
32
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
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C、
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D、
32
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举一反三
如果用
15
N、
32
P、
35
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和35S分别标记( )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下列实验中需要始终保持细胞的活性和结构完整的是( )
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做了如下标记,产生的100个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实验前的情况见下表:
噬菌体
细菌
核苷酸
标记
32
P
31
P
氨基酸
32
S
标记
35
S
如果用
15
N、
32
P、
35
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同位素是(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易错点19 关于基因的表达的遗传题—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20 生物进化—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21 人体的内环境及神经调节—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23 免疫调节—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24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