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容易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2019年初中历史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试卷(二)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一带一路”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能引起了广泛关注。丝绸之路的开通,下列哪位人物功不可没(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化进程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历史发展中也呈现出时代性和多样性。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大度地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

——《习近平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长安往西的“浩浩丝路”是在哪个朝代开通的?为其开通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

(2)“万国衣冠会长安”的气象离不开唐朝哪些盛世局面的出现(一例即可)?请举一例史实证明“唐朝协和万邦,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这一观点。

材料二   北宋的汴梁、元朝的大都,都是由于政治中心的作用,才能出现这种人口在几十万、上百万以上的城市。……大城市的中心作用,辐射着众多的中小城市,使城市的腹地更大,更增强了封建统治者的控制作用。

——摘编自张健《浅析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与特色》

材料三   11世纪以后的(欧洲)中世纪城市,作为地区工业生产、消费和交易的中心,作为拥有安置深受人们崇敬的圣人遗物的教堂、修道院的宗教中心得到发展。……在1300至1350年期间,人口拥有10万人以上(估算)的“特大城市”,就有巴黎(20万)佛罗伦萨(10万—12万),中世纪城市社会是阶级分化的社会。13世纪以后,由包括资族在内的少教富裕商人、老板来管理城市的自治。

——摘编自河原温、堀越宏一《图说中世纪生活史》

(3)根据材料二、三、比较东、西方城市的不同点(一点即可)。写出中世纪欧洲城市争取“自治”的两种方式;

材料四   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4)与英美相比,近代中国大城市兴起的时代背景有什么不同之处?写出与材料四中划线部分城市发展为“中心城市”相关的条约两个。

材料五   (西方)工业革命带来了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大量人口迅速涌向城市……工业的发展对基础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包括良好的道路、使用的交通工具和多种多样的运输设施,燃料、充足的电力、以及随之而来邮电通讯、学校图书馆等等。

——摘编自高嵩《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发展》

(5)根据材料五、概括工业革命给西方城市带来了哪些变化?

(6)示意图中AB、BC、CD三个阶段,我国城市化的趋势分别是什么?结合史实写出与AB、BC两个阶段趋势相关的原因各一项。

材料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主要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国家手中。英、美等国的市政运营惨淡,社会分化进一步加深。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大幅度削减公共开支,积极推进公共部门的私有化,导致政府对社区服务的投入急剧萎缩。当政府把大片的城市开发一股脑地交给一个开发商时,开发商就成了“城市运营商”。

——摘编自吴晓达、侯雨佳《新自由主义城市治理理论的批判性反思》

(7)依据材料七,西方国家城市治理的历程对我国城市发展有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领略迷人的西域风情,聆听沙的呼吸,触摸历史的脉搏——追寻丝路”。

材料一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降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弧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

——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踏着串串悠长的驼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桃、梨、杏去了,驮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驮着皮毛、琥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了,驮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的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尘封,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

材料三   汉为发展同中亚、西亚各国的交往,修筑了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的道路,设置亭驿,便利商旅。据当时文献记载,通往中亚、西亚的大道,有南北两条,这成为后来著名的“丝绸之路”。1959-1969年,在“丝绸之路”的我国境内新发现了大批文物,在民丰这个当时曾是南路要冲的地点,发现了“汉司乐府印”,说明那时在当地曾设立了专为供应汉使者和旅行所需食粮的管理屯田事务机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