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树兰中学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三)
①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主义立即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②中国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③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把马克思主义分为三部分,期中第二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④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材料一:某民意测验机构在北京大学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出一位在五四运动时期贡献最大的人物,结果下列人物得票相近。
材料二:
请回答:
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②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
③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 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靳希光《“南陈北李”的协作与分野》
材料一 甲午战后,严复提出实行变法,就会“自强保种”,符合“天演”和进化;否则就要亡国灭种,为“天演”所淘汰。1898年,康有为用“据乱”“升平”“太平”三世说,来解释历史的演进。1903年,康有为表示“有竞争则不能平等,则人人不能皆强……于是有弱者矣,于是有危者矣”。进化论的介绍和传播,影响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
——摘编自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1840-1949)》等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1917年1月,胡适表示“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1918年11月,李大钊指出欧战的胜利“是赤旗的胜利,是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是廿世纪新潮流的胜利”。1919年5月4目,北京学生齐集天安门广场示威,提出“外争国权、肉惩国贼”等口号。同年6月5-11日,上海参加罢工的工厂企业达50多家,参加罢工工人前后有六七万人。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得其助力仍在发展,各种宣传新文化的报刊数量增加不少,但其主导趋向却有了明显的变化。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编写组《中国近代史》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