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南充市2019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掌心化雪

丁立梅

    ①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②大冬天里,雪花飘得紧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

    ③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她呆呆站看着,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突然,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

    ④她慌张地答:“我不冷。”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个有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人窥见她的贫穷。

    ⑤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

    ⑥教室里炸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猜测,会是什么呢?

    ⑦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⑧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竞赛得了一等奖。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

    ⑨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

    ⑩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

    ⑪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她不像别的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

    ⑫她的游戏,花样百出,有时猜谜语,有时背唐诗,有时算算术,有时捉迷藏。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

(1)、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中“歪歪扭扭”用得精练、准确,请结合文句具体分析。
(2)、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具体分析。
(3)、第③段中“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有何作用?
(4)、请你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掌心化雪”的含义。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幽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没有发芽的种子

邱海泉

      ①散步的时候,心情总是松弛着,洒脱如脱线的风筝,一任世界上的一切像毫无意义的微风似的从眼前滑过。而从前所有的不快早都遥远得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事。时不时,眼前一亮,也说不定有什么东西让人心头一动。比方说一只小狗十分顽皮地向你撒娇吠叫,比方说一滴挂在枝头上的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向你暗送的秋波…那天,我却被一大片开得如火如荼的喇叭花吸引住了。

      ②我不知何时已经信马由缰地走到郊外了。在一个农家的门口,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花是喇叭花,开得那个热闹......但我之所以如此迷恋它的原因,不全是因为那小精灵冰清玉洁的可爱姿容,而是因为我在这里不期而遇了我的故人旧友。

      ③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是个村童毛孩。一天早上跟父亲下地锄草,就在一个土壕里看见了那片开得正艳正好的花儿。我禁不住诱惑,跑下壕去,蹲在地边,手摩挲起花儿,半天不想起来。父亲却早在我身后喊了起来:别踩坏花儿,那是你大伯家种的二丑。我这才知道这一地可爱的花儿原来是一味中药材。

      ④那一霎,伫立在那儿,我眼里看的是盛开的花儿,心里纷飞的却是打开了尘封的往事。久久地流连盘旋在那儿,我突然看见二丑花成熟后洒落在地上的种子。我小心翼翼地捡拾着,心里想,待到来年开春,我要把它种到阳台上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形影不离地天天厮守在一起了。

      ⑤在我的期盼和浇灌中,喇叭花的幼苗一天天长高了。它的枝蔓那么快就爬满了阳台,真令人惊讶!它的花不只开满了我的花园和阳台,而且也弥漫浸透了我生命的空间——我一有空就站在花蔓下,一任那落英像春雨一样洒在我的头上。邻居们也都来欣赏参观我的花儿,而且连连称赞说:真好看真好看哟。有个朋友还拿起照相机拍了照片,刊登在了当地的报纸上…

      ⑥一天,女儿突然从抽屉里翻出一个小信封说:这里面是什么,没用的话我扔了?我一看,说:那是没种完的喇叭花种子,放下,扔什么。她说:今年已经有新种子了,还要它干什么…尽碍事儿,我扔了。说着顺手丢进了垃圾篓。

      ⑦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⑧看着那些被丢弃的花种子,我不断地质问自己,为什么那么粗心?是我,把那几粒可怜的种子一生最灿烂的时刻错过了!是我这个刽子手,把它们永远永远地埋没在抽屉和黑暗里了。此后好多天,一到阳台上,看见那些开得天真烂漫的小花,我心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忧伤。我想起了许许多多我幼时的夙愿,也想起了一个个已经被我淡忘了多年的理想„„我不知道人世间又有多少个美丽的梦想,就像那几粒还没来得及发芽开放的喇叭花种子被永远地湮没无声了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802号病房住着两个患贫血症的女人。年轻一点的,是城里女人,另一个是乡下女人。

    乡下女人是先住进来的,她得知城里女人患的也是贫血时,很是感叹:“不用问,你跟我一样,也是个苦命人。”城里女人不解地问:“你怎么看出来了?”乡下女人大着嗓门儿说:“贫血是穷人专有的病,要不然能叫‘贫’血吗?得这个病的,都是劳累过度加营养不良。人家富贵人吃香喝辣,要得也是高血压、脂肪肝之类的病,才不稀罕得咱这病呢。”城里女人被逗乐了:“大嫂,你的病也是累的?”

    “我丈夫死得早,留下三个孩子给我。这些年,我差点被这几个兔崽子累死。你有几个孩子?”

    “我就一个儿子。和你一样,我也是一个人和孩子过。”

    “你们城里开销大,不像我们乡下,有口吃的就能养大。你儿子几岁?”

    “18了,在寄宿学校读书呢。”

    “那得花多少钱啊。”

    “为了供他,我白天上班,晚上再出去打一份工……”

    “你儿子一定有出息!熬几年,你就该享清福了,吃再多苦、受再大累也值。”

    城里女人被乡下女人说得很高兴,问:“你的孩子在做什么?”

    乡下女人撇撇嘴,说:“出大力呗。老大在家种地,老二在城里干活,老三跑广东去打工了。”

    “你都做奶奶了,今年差不多有50了吧?”

    “好眼力,再过3天,我就整50了。我是九月初五的生日。”

    “天,真巧!我也是九月初五的生日。”

    “咱俩真有缘!看来,今年咱们的生日要在医院过了。”

    转眼到了九月初五。早晨起来,乡下女人到门口望了好几回,最后,她泡了两碗方便面,递给城里女人一碗,说:“孩子都不在身边,咱们自己吃碗长寿面吧!”城里女人接过来,说:“谢谢。”

    这时闯进来一个黝黑的汉子,他手里拎着个保温饭盒,头上冒着汗,进门就道:“妈!你吃上了呀?”

    乡下女人一下笑了,说道:“兔崽子,你不在家忙着秋收,跑来干什么?”

    汉子憨憨地笑着,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嘛,我媳妇儿一大早就做了长寿面,我紧赶慢赶给你送来。妈,祝你长命百岁!”

    不一会儿,乡下女人的二儿子也从附近工地赶来了,他带来了母亲最爱吃的猪头肉,还带来了自己刚交的女朋友。乡下女人笑开了花。说话的当儿,老二的手机响了,是远在广州的老三打过来的,他祝母亲生日快乐,早日康复……

    城里女人在旁边默默看着这和和美美的一家,心中酸溜溜的。

    把孩子们赶走之后,乡下女人见城里女人情绪不高,猜到她大概是想儿子了,安慰说:“别急,你儿子不会不记得你生日的。”

    城里女人摇了摇头。整整一天,她都心神不定。

    傍晚,城里女人的一个同事来医院探望她,一进门,说:“你儿子给你快递来一个包裹,我给你捎来了。”

    乡下女人说:“我就说你不用急嘛!”然后,她抢先接过去,掂一掂,眉开眼笑:“我猜,一定是你儿子给你买的衣服。”

    乡下女人三下五除二把包裹打开了,果然是一包衣服。上面有一张纸条,她抓起来,高声念道:“妈妈,祝你生日快乐!”

    然后,她把纸条递给城里女人,抖搂开最上面的一件衣服:“咦,你儿子怎么给你寄男人的衣服呀?”眼泪像断线的珠子一样从城里女人的眼里掉下来——那是一包换洗的衣服。

    乡下女人不识字,她只是顺嘴念出来的,其实纸条上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远 航

(陆颖墨)

①“西昌”舰要走了,是最后一次远航。

②舰长肖海波下达了起航命令。“西昌”舰悄悄地驶离了海军博物馆的码头,它走得很沉重,似乎满腹心事。在舰桥上的肖海波看了看手表,已是凌晨两点,他朝左前方张望了一下,整个城市都熟睡了。父亲这时候真的已经睡着了吗?会不会从梦中惊醒?

③父亲叫肖远,今年七十多岁了,是“西昌”舰的第一任舰长。三十多年前,国产的“西昌号”驱逐舰刚刚服役下水,就参加了一次海战。激战中一颗炸弹在后甲板爆炸,不知震坏了机舱的哪块部件,引起高压锅炉管道着火和严重泄漏。头顶的一根横梁朝两个水兵砸了下来,肖远冲过去,用身体挡住了。“西昌”舰得救了,肖远在医院躺了三个多月。以后的日子,无论是他担任支队长,还是舰队司令,只要“西昌”舰一起航,肖远受伤的腰部就会隐隐作痛。

④昨天上午,在海军博物馆隆重举行了“西昌”舰退役仪式。选定这个日子也是因为肖远,他在舰队医院已经住了一年多了,记不清的化疗和放疗,已经让他铁塔一样的身子虚弱不堪。

⑤肖远从救护车上下来时,身穿已脱下了九年的海军中将军装,一帮医护人员带着各种抢救设备,用轮椅把他推上了甲板。之后“西昌”舰的每一任舰长跟在他的身后,依次走上军舰。现任舰队司令宣布“西昌”舰退役命令后,肖远缓缓地站立起来,给后任的八位“西昌”舰长点名。而后,他用沙哑的嗓子慢慢地说了起来,讲得很平静,只是详细地讲“西昌”舰年龄、吨位、各个部位的尺寸,以及“西昌”舰执行的每一次任务和受过的伤。这个军舰也要离开博物馆,去执行它最后一次任务。

⑥肖海波已经被任命为新的“西昌”舰舰长,这是国产最新型导弹驱逐舰。新舰已经下水,最后一次试验成功后,就要服役。这个试验就是要验证舰上新型导弹的打击能力,如果仅用一枚导弹便能击沉一艘驱逐舰,新“西昌”舰就合格了。而老“西昌”舰就是这次试验的靶舰。肖海波面临的是,他只有亲手击沉老舰,才能驾驶新舰进入人民海军的序列。

⑦肖海波当然知道,过去,老“西昌”舰只要一起航,父亲腰部就会疼,所以担心老“西昌”舰离开博物馆一事无法瞒住父亲。

⑧“西昌”舰缓缓地沿着海湾航行,除了左边远处海岸边偶尔冒出的点点渔火和航标灯,剩下都是漆黑一片,大海也仿佛睡着了。

⑨肖海波回到舰长室,躺在铺上,刚睡着没几分钟,就莫名其妙地惊醒。信号兵报告左侧海岸边山头有信号。

⑩副长说:“是不是睡迷糊了,这个山头上没有信号灯塔。”

⑪肖海波也知道信号兵肯定弄错了,这段航道他太熟悉了,左边山头是……忽然他身子一激灵,跳了起来,赶紧拿起望远镜朝山顶看去,马上呆住了。

⑫山顶上有一个小亭子,亭子里有几个人,父亲肖远坐在轮椅上,正用手电朝军舰发着信号,反复只有两个字:去哪?

⑬父亲果然没有被瞒住,镇痛药能镇住癌症病痛,却无法割断“西昌”舰对他的牵引。他马上对信号兵说回信:军舰要去远航,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但只走很短很短的时间。

⑭父亲似乎明白了什么,但依然不死心,又问:远航?

⑮肖海波回答:是的。

⑯父亲那边又问:为什么?真是最后一次了吗?

⑰肖海波回答:是最后一次,也是第一次。

⑱父亲那边停了一会儿,又问:第一次什么时候?

⑲肖海波回答:很快,但是军舰变年轻了,就像您当年第一次见它一样年轻。

⑳父亲好一会儿没有回信,军舰快要驶远了,肖海波命令放慢航速再等待一会儿,终于父亲回信:我真羡慕它,能在轰轰烈烈中远航。

㉑军舰渐渐远去,山上再也没有信号发出,肖海波这才发现自己刚刚读懂父亲,这时,他在望远镜里惊讶地看到,父亲的眼角闪着亮光。这是他第一次看到父亲流泪。

㉒一个月后,按照肖远的遗嘱,在我国最新型的导弹驱逐舰——“西昌”舰上为这位老舰长举行了海葬。(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