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广东省东莞市翡翠山湖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宝藏》节目所展示镇馆之宝

材料二:为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同学们翻阅书籍,整理了以下资料:

193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提出组织东北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打击。

1937年7月17日,周恩来等与蒋介石在庐山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19日,蒋同意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设立总指挥部。

1937年7月28日,南苑被日军攻陷,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殉国。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中国军队前后有70个师参战,战役历时3个月,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大夫因治疗伤员感染,在河北唐县逝世。

1940年5月30日,爱国侨领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到延安。

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开始,至12月15日结束。八路军在华北同时出动105个团40万兵力及20万民兵,向以正太铁路为中心的日占主要交通线进行总破袭。

1945年,美、英、苏、中四个发起国联合邀请各国参加旧金山会议。中国为《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为签署《联合国宪章》的第一签字国。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中写道:“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材料三: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果我们国家发展了,更加兴旺发达了,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就会大。

——摘自《邓小平文选》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亚太经和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摘自《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兔共耳”是隋唐莫高窟中的一种特殊图案,由战国时期的三兽纹发展而来(见图一,左为战国三兽纹,右为三兔共耳)。经过魏晋南北朝战争,隋统一后,人口相对退减,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多子多福的象征,“三兔共耳”表达了人民希望多子多福、生生不息的朴素期盼。隋唐以后,该图案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也有出现。如图二: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一答题卡对应题号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括号内填“未涉及”。

A.“三兔共耳”图案由西方传入中国,最早出现在敦煌。(       )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

C.莫高窟中的“三兔共耳”图案与佛教的传入和发展有关。(       )

(2)根据材料一,概括“三兔共耳”图案的传播特点。

材料二   重庆市大渡口区有一座隋唐公园。隋唐公园因园内一块巨大浮雕墙而得名,浮雕内容是唐代阎立本的绘画《职贡图》(如图)。整块浮雕设色淡雅,人物造型奇特,线条流畅自然,描绘的是唐太宗时,婆利国和罗刹国千里迢迢前来朝贡的情景。画中共有二十七人,其中白衣虬髯骑白马的人是罗刹国使者,身后有仆从打着伞执着扇,抬着礼物。左边穿长袍手里托着珊瑚打着伞盖的人是婆利国使者,他的随从也带着各式各样的礼物。

——摘编自《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

(3)根据材料二,概括重庆隋唐公园浮雕的史料价值。(答出两个要点即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时期重庆地区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收益的手工业门类。

材料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前途命运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十年来,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规模投资,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使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中老铁路、匈塞铁路等重点线路运营、建设进展顺利,一批农业、医疗、减贫等民生项目相继实施,给沿线国家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2023年3月30日《经济日报》

(4)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一带一路”的实施效果。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我国建设“一带一路”的历史意义。

某校九年级开展以“建筑”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完成探究任务。

【任务一】

                 

(1)上述材料所示文物从类型上属于_________(A.文献材料;B.口述材料;C.实物材料。只填字母番号)我们可以从这些材料中获取哪些方面的信息?

【任务二】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卡片一   都城中轴线是权力在城市空间形态方面的表达,是国家政治力量对都城布局控制的结果。中国古代都城中轴对称格局肇始于双槐树和二里头遗址,随着历史演进,轴线意识逐渐形成,轴线手法逐次明朗。一方面,唐长安城赓续中国古代都城布局传统,形成纵贯全城的中轴线朱雀大街,成为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发展历程的标志性节点。另一方面,长安城中轴对称的都城空间形态成为东亚都城中轴线规划和营建的源头,影响远及日本、朝鲜半岛等地。

——摘自梁晋《唐长安城和日平城京中轴线形制、功能和影响力探究》

(2)根据《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卡片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对应题号内填“√”;不正确,请在对应题号的括号内填“×”。

A.唐长安城的空间形态体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信息。(       )

B.中国古代都城中轴对称格局肇始于唐长安城。(       )

卡片二   在英国,最初厂房规模小,多以1771年阿克莱特在德文特河边建立的水力纺纱厂为样机,通常是一幢3—4层的楼房,再加上一些附属建筑。在蒸汽机使用以后,由于蒸汽机的占地面积更大,同时它的动力也大,能够带动多机器工作,到18世纪最后十年,工厂已经是新式的多层楼房的大厦,而且一般都建在大城市或者是城镇附近。菲尔登公司所属的一家机器织布厂,厂楼下有一个大得惊人的车间……车间从上部照明,极为方便美观,里面有500部织机,由500人看管。

——摘编自昌异颖《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模范工厂研究》

(3)根据卡片二,概括英国工业革命时厂房建筑的变化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厂房建筑变化的原因。

【任务三】

洪崖洞,原名洪崖门,是古重庆城门之一,地处嘉陵江滨江地带。现建于绝壁悬崖上的洪崖洞吊脚楼建筑群以巴渝传统建筑和民俗风说特色而成为了重庆的网红景点。其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山地文化特质,这种特质

表现为街道空间顺应地形地说,依山就势、层次而上。

——摘编自网络

(4)根据任务三,概括洪崖洞的建筑特点。举一例我国原始农耕时期具有此特点的建筑。
(5)综上,谈谈你的认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