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听国人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A、增强国力 B、地方自治 C、拥蒋反共 D、逼蒋抗日
举一反三
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说法,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和事实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1月3日,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函,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教材中的“八年抗战”一律修改为“十四年抗战”。

材料二: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1931年9月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材料三: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习近平在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材料四:当2017的新年钟声敲响之际,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再次向世界发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吁:“中国人历来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我真诚希望,国际社会携起手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我们这个星球建设得更加和平、更加繁荣。”——新华网(2017年1月6日)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启航新征程】

材料一   在建党的思想理论准备中,《共产党宣言》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20年2月,陈望道为翻译《共产党宣言》,秘密回到浙江义乌自己家中。他在潜心翻译时,粽子蘸着墨汁吃掉却浑然不觉,还说:“够甜,够甜的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中国共产党简史》

(1)材料一中“真理”指的是哪一理论?结合所学,写出当时中国有识之士是如何传播这一“真理”的。(一例即可)

材料二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摘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的事件名称。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合作新局面】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是要建立一个联合战线,向封建式的军阀继续战争、解放我们中国人受列强和军阀两种压迫。”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对时局主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中国共产党要建立的“联合战线”是什么?这次联合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的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一例即可)

材料四   取消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备注: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该宣言)

(4)材料四中的文件之所以能被国民党认可并发表主要是因为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宣言中共产党做出了哪些让步?(写一点即可)该宣言发表有什么意义?

【开创新道路】

材料五

(5)从图一到图二历史事件的变化,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共产党自此选择了一条什么道路?

材料六   正是在漫长的革命斗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从一个由赞同革命的知识分子组成的政党,真正成为一个以工农为主体践行群众路线的革命政党。

——《中华文明与中国共产党-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之际》

(6)依据材料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主体组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请用一例史实说明我党是如何践行群众路线的。

【探索新思想】

材料七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7)根据材料七并结合所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的产物是什么?它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的?

(8)综合以上探究,对于中国共产党在近代艰难环境中能够取得革命胜利,你有怎样的认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