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联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矩,字世回,平阳人也。童龀时,与群儿聚戏,便为其率,计画指授,有成人之量。及长,为吏,送故县令于长安,征西将军梁王肜以为牙门。还为本郡督护。太守宋胄欲以所亲吴畿代之,矩谢病去。畿恐矩复还,阴使人刺矩,会有人救之,故得免。

    矩勇毅多权略,志在立功,东海王越以为汝阴太守。石勒亲率大众袭矩,矩遣老弱入山,令所在散牛马,因设伏以待之。贼争取牛马。伏发,齐呼,声动山谷,遂大破之,斩获甚众,勒乃退。籓元帝,加矩冠军将军。时饥馑相仍,又多疫疠,矩垂心抚恤,百姓赖焉。会长安群盗东下所在多虏掠矩遣部将击破之尽得贼所略妇女千余人诸将以非矩所部欲遂留之矩曰俱是国家臣妾焉有此彼此乃一时遣之。

    时刘琨所河内太守郭默为刘元海所逼,乞归于矩,矩将使其甥郭诵迎致之,而不敢进。会刘琨遣参军张肇,率五百馀骑往长安,属默被围,道路不通,将还依邵续,行至矩营,矩谓肇曰:“默是刘公所授,公家之事,知无不为。”遂邀肇为声援,肇许之。诵潜遣轻舟济河,使勇士夜袭怀城,掩贼留营,又大破之。默遂率其属归于矩。后刘聪遣从弟畅步骑三万讨矩,屯于韩王故垒,相去七里,遣使招矩。时畅卒至,矩未暇为备,遣使奉牛酒诈降于畅,潜匿精勇,见其老弱。畅不以为虞,大飨渠帅,人皆醉饱。矩谋夜袭之,兵士以贼众,皆有惧色。乃使诵及督选杨璋等选勇敢千人,夜掩畅营,获铠马甚多,斩首数千级,畅仅以身免。

    矩所统将士有阴欲归勒者,矩知之而不能讨,乃率众南走,将归朝廷,众皆道亡,惟郭诵等百余人弃家送矩。至于鲁阳县,矩坠马卒,葬襄阳之岘山。

(选自《晋书·李矩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长安群盗东下/所在多虏掠/矩遣部将击破之/尽得贼所略妇女千余人/诸将以非矩所部/欲遂留之/矩曰/俱是国家臣妾/焉有此彼此/乃一时遣之/ B、会长安群盗东下/所在多虏掠/矩遣部将击破之/尽得贼所略妇女千余人/诸将以非矩/所部欲遂留之/矩曰/俱是国家臣妾/焉有此彼此/乃一时遣之/ C、会长安群盗东下/所在多虏掠/矩遣部将击破之/尽得贼/所略妇女千余人/诸将以非矩所部/欲遂留之/矩曰/俱是国家臣妾/焉有此彼此/乃一时遣之/ D、会长安群盗东下/所在多虏掠/矩遣部将击破之/尽得贼/所略妇女千余人/诸将以非矩/所部欲遂留之/矩曰/俱是国家臣妾/焉有此彼此/乃一时遣之/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龀,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龀”指儿童少年时期。 B、表,文中指古代奏章的一种。奏章是古代臣属向帝王进言陈事的文书。 C、假,暂时代理的官职。古代表示暂代官职的词语还有“摄”“权”等。 D、乞归,文中指请求辞官回乡。类似的说法还有“乞骸骨”“乞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矩少年聪慧,长而为吏。李矩在与同伴们做游戏时,常常充当领袖,谋划指挥,有成年人的气度,长大后被征西将军梁王司马肜任命为牙门。 B、李矩巧设埋伏,击败敌军。石勒曾亲自率军袭击李矩,李矩安排年老体弱者到山中,同时四处散放牛马引诱敌人,并埋伏奇兵,一举击溃石勒。 C、李矩诈降于敌,大获全胜。李矩遭到刘畅突袭后,派人假装投降,暗中却策划夜袭刘畅,遭到士兵们强烈反对,李矩只好另选勇敢之士袭击,斩首数千。 D、李矩南归朝廷,途中殒命。李矩统率的将士中有想暗自归附石勒的人,李矩知道后就带领部众南行,想要归附朝廷,到达鲁阳县,李矩坠马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畿恐矩复还,阴使人刺矩,会有人救之,故得免。

②时饥馑相仍,又多疫疠,矩垂心抚恤,百姓赖焉。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杨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丁继母忧,服阕起故官。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关,慎抗疏切谏。寻移疾归。世宗嗣位,起充经筵讲官。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

    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十二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长老惊异。入京,赋《黄叶诗》,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在翰林时,武宗问钦天监及翰林:“星有注张,又作汪张,是何星也?”众不能对。慎曰:“柳星也。”历举《周礼》、《史记》、《汉书》以复。预修《武宗实录》,事必直书。总裁蒋冕、费宏尽付稿草,俾削定。尝奉使过镇江,谒杨一清,阅所藏书。叩以疑义,一清皆成诵。慎惊异,益肆力古学。既投荒多暇,书无所不览。尝语人曰:“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故好学穷理,老而弥笃。

    嘉靖五年闻廷和疾,驰至家。廷和喜,疾愈。还永昌,闻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率僮奴及步卒百余,驰赴木密所与守臣击败贼。八年闻廷和讣,奔告巡抚欧阳重请于朝,获归葬,葬讫复还。

    世宗以议礼故恶其父子特甚每问慎作何状阁臣以老病对乃稍解慎闻之益纵酒自放。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诗文外,杂著至一百余种,并行于世。隆庆初,赠光禄少卿。天启中,追谥文宪。

(节选自《明史·杨慎传》)(有删改)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下列小题。

    (甲)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乙)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公欲以兵二万人击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先妣事略

〔明〕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 , 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纑 , 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箠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 , 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有删改)

【注释】①先妣:已去世的母亲。孺人:明代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 ②纑:麻线。③龃龉:牙齿上下不整齐,指不顺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货殖列传(节选)

[西汉]司马迁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吵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谷、纑、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珠瑶、珠现、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游袭、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 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回封于营丘,地潟卤 , 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绿至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 , 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

    故曰:“仓原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候,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注释】①挽,同“晚”。②当素:指牲畜的肉。③吵:同“妙”。④虞:古代掌管山泽鸟兽的官吏,此处指开发山林川泽的人。⑤三宝绝:三宝,指食、事、财。绝,不流通。⑥太公望:指姜太公吕望。⑦潟卤:盐碱地,不适宜耕种。⑧轻重九府:掌管财政的九个官署,即大府、王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轻重,指钱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弼,代人也。少忠谨,好读书,又善骑射。初为猎郎,使长安,称旨,转门下奏事,以敏正著称。太宗嘉之,赐名曰笔,取其直而有用;后改名弼,言其辅佐材也。令弼典西部,与刘洁等分绾机要,敷奏百揆。世祖即位,以功拜立节将军,赐爵灵寿。征并州叛胡。还,进为侍中、吏部尚书,典南部奏事。恭宗总摄万几,微为东宫四辅,与宜都王穆寿等并参政事。诏以弼保傅东宫 , 有老成之勤,赐帛千匹、绵千斤。迁尚书令。弼虽事务殷凑,而读书不辍,端谨慎密,口不言禁中之事,功名等于张黎而廉不及也。世祖大阅,将校猎于河西。弼留守,诏以肥马给骑人,弼命给弱者。世祖大怒曰尖头奴敢裁量朕也朕还台先斩此奴弼头尖世祖常名之曰笔头是以时人呼为笔公弼属官惶怖惧诛。弼告之曰:“吾以为事君使畋猎不适盘游,其罪小也。不备不虞,使戎寇恣逸,其罪大也。今北狄孔炽,南虏未灭,狡焉之志,窥伺边境,是吾忧也。故选肥马备军实,为不虞之远虑。苟使国家有利,吾何避死乎!明主可以理干,此自吾罪,非卿等之咎。”世祖听了这些话,感叹地说:"有这样的大臣,真是国家之宝啊!”后来皇帝的车驾到山北打猎,捕到几千头糜鹿,诏令尚书调发五十辆牛车去运输。不久皇帝又对跟从的人说:“笔公肯定不给,你们不如用马运跑得快呀。”于是返回。走了一百多里,古弼的奏表便到了,表中说:“如今秋谷已黄,麻菽遍野,猪鹿偷吃,鸟雁侵害,风暴所损耗,早晚相差三倍。请赐稍得缓行,以便收载粮食。”世祖对左右说:“笔公果然像我预料的那样,真是社稷之臣啊。”世祖驾崩,吴王即位,任命古弼为司徒。高宗即位,古弼和张黎因参议政事不合皇帝心意都被罢免,于是多有抱怨和不满的言论。古弼和张黎的家人上告他们在家用巫蛊来诅咒朝廷,于是他们全被杀害。当时人们认为他们实在是冤枉。世祖闻而叹曰:“有臣如此,国之宝也!”后车驾畋于山北,大获麋鹿数千头,诏尚书发车牛五百乘以运之。世祖寻谓从者曰:“笔公必不与我,汝辈不如马运之速。”遂还。行百余里而弼表至,曰:“今秋谷悬黄,麻菽布野,猪鹿窃食,鸟雁侵费,风波所耗,朝夕参倍。乞赐矜缓,使得收载。”世祖谓左右曰:“笔公果如朕所卜,可谓社稷之臣。”世祖崩,吴王立,以弼为司徒。高宗即位,与张黎并坐议不合旨,俱免,有怨谤之言。其家人告巫蛊,俱伏法。时人冤之。

(节选自《魏书•古弼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