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朝阳区2019届高三文综历史一模试卷
1982~2015年中国服务进出口金额及其占世界比重
概述材料所反映的中国服务贸易进程的发展阶段及趋势,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原因。
材料 表4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情况表
阶段 | 阶段特征 | 重大举措 | 取得成效 | 存在问题 |
1978—1985年 | 酝酿起步 | 设立利用外资管理机构、构筑外资法律的基本框架、鼓励华侨回国投资 | 引进外资的局面初步打开、推动科技进步、增加出口创汇和劳动就业 | 基础设施落后、涉外法律不健全、经济制僵化、产业结构不合理 |
1986—1992年 | 初步发展 | 改善利用外资环境、规定外伤投资的重点领域、加强对利用外资工作的管理和引导 | 引进外资的速度加快、外商投资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 引进外资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平衡 |
1992—1996年 | 快速发展 | 进行国民待遇的初步探索、注重外资的质量、拓展吸收外资途径、进一步完善外资法律体系 | 利用外资质量明显提高、外商投资结构改善、开拓了国际市场 | 重引进、轻管理,效益低、技术含量不高 |
1997—2005年 | 稳步发展 | 调整中逐步与国际接轨,实现战略转变、实行国民待遇、实行“走出去”战略、加大中西部引资力度 | 外商投资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投资产业结构明显改善 | 民族品牌受打压、民族工业受打击、影响国家产业安全 |
——摘编自尹永纯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考察》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重大史事 | 相关表述 |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 |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
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大 | 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
1987年中共十三大 |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到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
2022年中共二十大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一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