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外历史上的四次思潮,它们共同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A、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B、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作用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举一反三
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还是一场道德伦理革命.阅读卜列材料:

材料一 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宣新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二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利已心。一则发达利己之心,实为完成人道主义之根本。人道主义其鹄的,利己主义其经程也;(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

——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

材料二 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白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倘于政治否认专制,于家族社会仍保守!日有之特权,则法律上权利平等、经济上独立生产之原则,破坏无余,焉有并行之余地?

——陈独秀《吾人之最后觉醒》

材料三 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 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 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宵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

——陈独秀《 青年的误会》

请回答: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主要观点

代表性著作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等。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革命的历史。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林增平《中国近代史》等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历史

李时岳《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在各种冲击下的自我更新,是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同意哪一观点,并列举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还。(提示:明确写出你所同意的观点,阐述过程史论结合,列举的史实不少于两件。你不同意的其他三个观点既不需要阐述,也无须反驳。)

【答案】示例一  观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阐述: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三元里人民抗英等;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黄海大战中邓世昌英勇抗击日军;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全民族抗战等。

示例二  观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历史。阐述: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19世纪末戊戌变法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开启了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1915年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推动中国思想近代化。

【分析】【分析】

【点评】

【题型】论述题

【分值】

【考查类型】模拟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家们的斗争锋芒,主要针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神学。他们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肯定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深信人的智慧和力量能战胜愚昧和黑暗。在新陈代谢的时代潮流中,起了显著的思想解放作用。他们的那些珍贵的艺术品,其课题大部分带有宗教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宗教信徒。 
——摘编自王正平《要实事求是地评价“文艺复兴”》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并不只局限于意大利, 16世纪时,它还将种种新事物传播到了北欧。这一传播固然得益于北方诸君主所雇用的意大利外交官和将领,大批的印刷品也激起了公众对政治和宗教问题的极大热情,促成了宗教改革以及随后的宗教和王朝战争。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是对人类所能做到的事情的新的强调,比起中世纪时期的观点,更有助于海外扩张。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1755年卢梭发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并完成《政治经济学》,由于同狄德罗在宗教等观点上的不同,1758年卢梭与百科全书派决裂。1761年发表《新爱洛绮丝》,这部小说猛烈地冲击封建专制制度,给卢梭带来了巨大声誉。1762年《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相继出版,更激起了新旧教会的极大愤怒和政府当局的谴责,卢梭宣布放弃日内瓦的公民身份,晚年在法国去世。 
——摘编自齐世荣《人类文明的演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