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测试(一)
材料一:下表摘自于一教师的《李四光》教学提纲
晚清时期:1889—1911年 …… ②少年独闯武汉——考入武昌学堂 ③学习成绩优异——派往日本留学 ④接受革命思想——成同盟会会员 ⑤学习造船归国——赐与工科进士 民国时期:1911年以后 ⑥在湖北军政府——任实业部部长 ⑦后袁世凯上台——辞官留学英国 ⑧学习采矿地质——获得硕士学位 ⑨回国受聘北大——担任地质教授 ⑩南京地质所长——中国地质会长 |
新中国时期 ①冲破阻挠辗转回国,受命组建地质机构 …… ④大型油田相继发现,打破中国“贫油国”论 ⑤地质力学得到证明,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
科学贡献 ①研究冰川打破洋神话,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 ②创立新理论“地质力学”,研究我国地质结构 名言轻信权威等于扼杀智慧――李四光 |
材料二: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道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这样做并不是放弃登山的目标,而是为了更好地向上攀登,到达山顶。
——列宁
材料三: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道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这样做并不是放弃登山的目标,而是为了更好地向上攀登,到达山顶。
——列宁
1897年 | 24岁的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 |
1903年 | 18岁的青年革命家邹容撰写的《革命军》出版。 |
1919年 | 30岁的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1927年 | 34岁的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
1950年 | 26岁的留美科学家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谢绝师友挽留,毅然回国。 |
1954年 | 27岁的鞍钢劳动模范王崇伦倡议在全国开展技术革新运动。 |
1978年 | 29岁的严宏昌带领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立下一份实行包干到户的契约。 |
——摘编整理自张岂之主编《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围绕“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