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多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2019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政治模拟试卷(二)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的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
A、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 B、彰显“三农”工作的中心地位 C、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农耕文明 D、能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十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53.9万亿元增长到121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中国经济总量已达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十年来,人均GDP从6300美元上升到12741美元。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穿得更美了,从“保暖御寒”向“美观舒适”转变;吃得更好了,对食物从追求温饱、美味到追求健康、安全;住得更舒适,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大幅提高,居住质量明显改善;出行更便利,网约车等共享交通模式,让老百姓出行更方便、更绿色;城乡居民从基本的吃穿消费向享受和发展型消费转变,生活质量、消费层次实现跨越式提升。

十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从3.6万家增长到6.5万家,年营业收入从5.6万亿元增长到11.9万亿元……

十年来,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更丰富、更便捷、更“对味”。截至2021年底,我国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文化馆3316个,博物馆6183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万个……实现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综合文化站和大部分博物馆免费开放。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家公共文化云、“云端”博物馆等线上文化艺术资源得到丰富拓展,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越来越多了,村民们有书读、有戏看,乡风民风和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乡村文明呈现新气象,人们享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带来的双重滋养。

根据以上材料,以“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为主题,结合所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写一篇小论文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