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高三历史2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材料:在美国及其盟军在西线和苏联在东线向柏林进军前,已精疲力竭的德国分裂导致欧洲大陆的中心地带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军事真空。于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出现了:这两支正进行渗透的军队中有哪一方会填补这个真空?这是一个充满了政治和战略色彩的问题。
凭着对反共产主义的狂热和对苏联图谋东欧的警惕,英国首相丘吉尔希望盟军能东至柏林和南至布拉格,这样一来在与俄国人就这个前纳粹卫星国的政治未来讨价还价时能处于一个有利地位。但美国拒绝了他的计划。总统罗斯福有赖于在远东与日本的战争中俄国人的援助,他手下的将军告诉他在1946年11月前这场战争不会以胜利告终。他也猜测美国人民不会容忍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在欧洲继续保持军事存在,因此把苏军看作是对德国军事力量复兴的一种有效制约。结果,在德国的艾森豪威尔接到命令,在苏军继续前进解放柏林和布拉格时在易北河停下东进的脚步。4月25日,美苏士兵在易北河畔的托尔高握手。
——摘编自(美)科勒《20世纪的世界:1900年以来的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
材料一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 | 1942年 | 日本投降时 | ||||
中国 战场 | 太平洋战场 | 东南亚 | 中国战场、 | 太平洋、印度洋 |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 东南亚、太平洋 |
35个 师团 | 10个师团 | 7个师团 | 37个师团 | 15个师团 | 111万多人 | 不到10.9万人 |
材料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虽然美国海军主力集中于太平洋,但陆军主力的使用始终受到欧洲战场的限制。法国二战史学者亨利米歇尔写道:“事实上,由于英军和美军兵力不足,唯一对日军作战的陆军就是中国的陆军了。”
材料三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材料四
中国 | 美国 | 英国 | |||
伤亡 | 死亡 | 直接经济损失 | 间接经济损失 | 死亡 | 死亡 |
3500万人 | 2000多万人 | 62亿美元 | 5000亿美元 | 40.5万人 | 37.5万人 |
——以上材料均选自《世界近代现代史资料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