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荆门市2019届高三历史元月调考试卷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相关要求。

材料一  1950年6月中共中央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会后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全面展开。当时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次调整,首先是国家对私营工业扩大产品收购和加工、订货,对私营商业在经营范围和价格上给以出路。在保证物价稳定的条件下,国营零售商业紧缩了一部分机构,把经营品种减为只卖粮、煤、石油、食盐、石油纱布6种……遵循确认工人阶级的民主权利、有利于发展生产、以协商方法解决劳资纠纷三条原则调整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一方面责成资本家改进经营,节省开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工人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或担负更多的劳动任务……中共中央召开了一系列专业性会议,公私代表一起参加,开诚协商,按以销定产原则,具体制定各行业的产销计划,合理分配生产任务。国家还公布生产情况,以减少企业生产的盲目性。同时,国家还具体帮助一些企业及时转产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撒切尔夫人是在英国经济地位江河日下的情况下上台组阁的。1983年3月,撒切尔政府公布了一个为期4年的“中期金融战略”,宣布两项措施:其一,是把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从1980年的7——11%,下降到1984年的4——8%;其二,是把政府的公共开支在4年间降低4%,严格控制财政赤字;自1979年以来,英国政府已陆续把电讯、港口、航天、汽车等12家大企业,以不同形式私有化了。价值50亿英镑的煤气公司等企业到1986年也出卖了;数据显示,英国社会福利支出的增长率从1979年的5.4%下降到1991年的3%,社会福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由43%下降到40%。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中共中央从哪些方面对工商业进行了合理调整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夫人改革的具体内容并说明成因。
举一反三
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2019年1月22日至25日,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召开,年会主题为“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结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展开有多种原因,其中,封建制度的结束就是一个明显的工业革命导火线。随着封建制度于18世纪初在西方消失,贵族及大地主所享有的各种特权(例如贸易的专利)也随之消失。这些改变推动了自由贸易,形成了更大规模的市场,使工商业的发展更为蓬勃。在这种改变下,旧有的家庭式工业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贸易发展的需要,所以人们便致力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以增加产量,因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材料二

材料三  克林顿政府采纳了供给学派“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逐年减少,并在1998年出现盈余。为了实现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条件下的温和增长,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常常是松中有紧、紧中有松。政府还推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抢先占领信息科技的全球制高点,教育投资从1989年的3500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6500亿美元,把开拓国外市场置于对外战略的优先地位,制定了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国家出口战略”。

——王清平《论美国新经济的实质》

材料四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