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估试卷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乙】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 , 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①梃:棍棒。②政:施行恶政。③庖:厨房。④饿莩:饿死的人。⑤恶:表示反问的语气。⑥象:同“像”。⑦如之何:怎么,为什么。

(1)、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划线词。

Ⅰ诚:①张仪岂不大丈夫哉     ②帝感其 ,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Ⅱ居:①居天下之广           ②无何,上至

Ⅲ且:①兽相食,人恶之       ②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丈夫冠也/已而细柳军 B、得志,民由之/未复有能其奇者 C、杀人梃与刃/介胄之士不拜,请军礼见 D、其象人而用之也/天子动,改容式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②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4)、《孟子》的文章以雄辩、善辩著称,请你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论证方法的运用或语言表达方面的共同特点。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 , 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注】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节选自《列子·汤问》)

      【乙】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

                                                                                                                                                                     (节选自《晋书·王徽之传》,有改动)

      【注】①王子猷:即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②子敬:即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③了:完全。

阅读《出师表》中的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 帝之明 ,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隆中对》

【注】每:常常。信然:确实这样。先主:刘备。就见:到那里拜访。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致,招致,引来。枉(wǎng):委屈。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由是:因此。凡:总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