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类文阅读-21 牧场之国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田园诗般的荷兰乡村

小屋前面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地牧场,小河湖泊。小屋两旁花园里显然没有经过特别的整理,随意长着稀疏的树木和一些不知名的花草。在最大的一块地方,放了一个木质的圆桌和四把椅子,大概是想让来这里的人享受一下这里的空气和安静。一条小小的溪流穿过石桥,叮叮咚咚地流着。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又流到哪里去?溪流给看上去有些荒凉和寂寞的花园增添了生机和趣味,让人感觉到了它的纯朴和自然。小屋后面是长满青草的小小山坡,其间开着白色、黄色、红色的小野花,还有一片片开着紫色花朵的灌木丛,不远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树林子里依稀还能看见有小木屋。环境童话般幽静而雅致。

站在小山坡上,放眼望去,满眼的绿色。寂寂的田野,远远近近,层层叠叠,诗意盎然,清雅浪漫,接近一种童话般的单纯,一种田园牧歌的意象。眼前的景色完全成了文森特的一幅作品,我也成了画中人。

不知不觉中,夜幕降临。天空出奇地晴朗,一轮又圆又大的满月挂在天空,水洗般的清亮。洗去一身浮尘,躺进软软的被窝里。我的灵魂舞蹈着,扇动轻盈的翅膀,在银蓝色的云彩上飞翔,去寻找《小意达的花儿》里鲜艳的郁金香、蓝色的风信子,还有小小的白色樱草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雅致—   一望无际—

 鲜艳—   郁郁葱葱—

(2)、作者是按照一定顺序来写宾馆小屋的,它先写了,再写了,最后写了。其中写得较详细的是
(3)、文末的省略号的作用(   )(至少有两种)
A、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B、表列举同类事物的省略 C、考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D、表示静默或思考
(4)、作者在写荷兰乡村风光时,采用了      的写作方法,让我们对荷兰乡村既有整体的了解,也有具体的认识。
A、总分结构 B、分总结构 C、点面结合
(5)、你怎么理解短文的最后一句话?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玫瑰树根

      ①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②那里有黢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③据说还有别的:身材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④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一番话:

“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呢。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头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⑤卑贱的树根说:

    “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臂一样。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部分干活。我从你那里吸取里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那时候,你去看看我的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⑥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做声,思忖道,等着瞧吧。

    ⑦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所说的延伸部分。

    ⑧天啊!他看到了什么呀。

    ⑨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

    ⑩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骆驼图书馆(节选)

    撒哈拉是一个男孩,只是他并不知道,自己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同名,自然,他更不知道自己就踩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央。

    有两头骆驼每周总会在星期二准时出现在那个叫塔里的沙丘下,等待周边部落的少年前来借阅图书。图书管理员奥利奇是骆驼图书馆的创始人。他要求大家尽量坐在原地看书,看完之后就可以直接归还。一直以来没有人反对,因为大家都不希望图书因为离开骆驼图书馆而流离失所。

    可是,因为撒哈拉对书的热爱,有一次,黑暗已经笼罩大漠,奥利奇赶着骆驼要离开时,撒哈拉终于鼓足勇气伸出了右手。他要借书,并且发誓:在下周的这个时候,一定亲手把书放回骆驼图书馆。

    奥利奇犹豫了许久,但最终还是被撒哈拉的真诚打动了。他抽出一本书交到撒哈拉手里,还用力地拍了拍撒哈拉的肩,说:“你要知道,骆驼图书馆是撒哈拉部族的希望,很多和你一样的孩子都希望能读书,能通过书本了解世界,走出文化的荒漠。”撒哈拉点点头,表示会将手中这本没有封面的书视若珍宝。骆驼图书馆有一句口号——撒哈拉沙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片沙漠没有文化。

    然而,就在撒哈拉借走书的第三天,全部落的人突然要搬迁了,撒哈拉抱着书不肯离开,但父亲粗壮的手臂没能让他如愿。直到一年后,当部落的人重新搬回原地,撒哈拉第一时间便是奔向塔里。但他等待了许久,却终未发现骆驼铃响……

    多年后,撒哈拉已经从一个小读者变成了骆驼图书馆的管理员,每当有人过来借阅图书,他都会虔诚地说一句话——不要让撒哈拉永远是文化的荒漠。

课外阅读

分一些蚊子进来

①那年夏天很热,蚊虫猖(chāng)獗( jué)。从遥远的外地赶回家的第一晚。我在父母的卧室里铺了一张凉席,打算像小时候一样,听着父亲的鼾声入梦。

②在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中,我们聊到深夜。后来,母亲说睡吧,剩下的话明天再说,便用蒲扇驱赶蚊虫,放下他们床上的蚊帐。我也倒头而睡,心里满是回到家时的自由和舒坦。

③原以为这一觉足可以高枕无忧:我的脚边点了一盘蚊香;不远处还有一台开着的电风扇。不料,半夜还是被蚊子叮得发毛,半梦半醒之间,脸上、身上被叮咬得受不住。

④灯忽然亮了。我迷迷糊糊地看见母亲从床上爬起来,动作很轻地撩开蚊帐,用两端的帐钩挂起来,恢复了白天的样子。

⑤正纳闷儿时,听见父亲用疲倦而又有些恼怒的声音问:“你这是干什么?”

⑥“你没听见蚊子正咬着儿子吗?”母亲压低声音,语调里竟有几分兴奋,“咱们把帐子打开,分一些蚊子进来,儿子就可以少受些罪。” ⑦那一刻之后,蚊子仿佛都被母亲“迎”进了帐中,而我的睡意,也一去无踪。“分一些蚊子进来!”反复咀嚼这句话,双目仿佛被强光所刺而发疼。不一会儿,左眼的泪流到右眼,右眼的泪砸在枕头上,我在心里叫着“妈妈”。

⑧“分一些蚊子进来!”一句平平常常的话,却满载着够我受用一生的慈母情。不单是蚊子,一位慈爱的母亲随时准备与儿子分担风霜、屈辱、挫折和不幸。世界上,一切债务都可以还清,除了我们欠母亲的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