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时训练-类文阅读-4昆虫备忘录(人教部编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松鼠(节选)

布丰

    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会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把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哼哼声。

(1)、为什么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请用“”在短文中画出来。
(2)、下列语句体现了松鼠的什么特点?请选一选。

A.敏捷     B.警觉     C.漂亮     D.聪明

①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

②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③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④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短文两个自然段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松鼠。第一自然段抓住了松鼠的特点来写,第二自然段抓住了松鼠的特点来写。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数"说雷电(节选)

    雷电是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之一,很早就被人类观测到并记录下来。《周易》中记录了发生在公元前1078年的一次球形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雷电记录。我们所说的雷电,(   )包括闪电,(    )包括雷声。关于雷电的一些数字是非常有趣的。

    通常情况下,雷电多是在人们没有防备的一瞬间发生并完成的,难怪古代典籍对雷电有这样的描述:“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暝目。“从当代科学的角度来说,真正称得上“快"的是闪电,而非雷。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40米/秒。闪电的速度则远非这个量级。很多人认为,闪电的速度就是光速,也就是3×108米/秒;但实际上,它的移动速度受到空气电导率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与光速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确定的是,闪电的速度远低于光速,同时又远高于雷声的速度,美国能源部给出的闪电速度为1.5×108米/秒,大致为光速的一半。

    一提到雷声,人们也许马上就能想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等词语,雷声是自然界产生的最大的声音之一。

    那么,雷声到底有多大呢?雷声最高可以达到120分贝。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当声音达到70分贝时,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而100~120分贝,比一列火车从身边呼啸而过的声音还要大,正常人如果在这样高分贝的空间内待1分钟左右,就会暂时性失聪。所以,用“震耳欲聋”来形容雷声,实不为过。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23期)

满头大汗的滴水观音

①植物蒸腾这种出汗现象虽然经常出现,由此排放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却是无色无形的。但是稍加注意,我们就会发现,有些植物真能汗流浃背呢!这些植物里面,最典型的要数滴水观音了。在潮湿的早晨,我们就会看到有水珠从它们的叶片上渗出,滴水观音也因此得名。科学家们给这种出汗过程起了个名字,叫吐水现象。除了滴水观音,番茄、小麦、燕麦等植物都存在吐水现象。

②像我们人类的汗液一样,这些植物出的汗水主要成分就是水。除了水,这些汗水中可能还溶解着糖、氨基酸和矿物质等其他成分。当然,这些成分的含量甚微。

③为什么植物要吐出这些对自己很重要的水呢?这主要是因为植物在潮湿环境下,蒸腾作用会大大减缓。为了保证体内的水分平衡,植物必须把多余的水分从叶片上排出去。

④除了“出汗”,湿热地区的植物叶片还配备了自己的速干设备。因为在这些地区,如果叶片长时间处于湿润状态的话,就很容易被真菌感染。比如莲藕叶片上就有纳米级的茸毛,所有雨水都会变成圆圆的水珠,从叶片上滑落。为了加速雨水的排泄,很多植物叶片都长出了修长的尖端叶尖。其中,以菩提树的叶尖最为明显。这个叶尖的功能就是让水分尽可能地聚集于此,并滴落到地面上去,称得上是高效的速干装置了。

可爱的地球

【美】鲁斯·坎贝尔

①我登上月球,十分强烈的感受,就是对地球越来越喜爱了。据我们所知,金星永远被炽热的气体所包围,火星周围笼罩着一层冰冷的二氧化碳,它们都是不讨人喜欢的星球。而地球对我们来说却非常合适。

②地球不仅有冷热宜人的气温变化,而且有美妙的大气层。大气层里各种气体的含量也恰到好处。它还是地球得天独厚的一件理想外衣,地球有了这件外衣,白天的阳光才不会把地面晒得过热,夜晚太阳落山后,才不会变得过冷。这件外衣还可以抵挡陨石和宇宙射线、紫外线的袭击,保护我们的安全。

③地球的一大优点,是它有一个斜轴。这个轴造成了一年四季的交替变化,使我们的生活免于单调,毛衣之后穿夏装,绿叶之后赏红叶。

④我们算是很幸运的,地球旋转的速度刚好合适。我十分赞成一天有24小时,因为这跟我们睡眠的习惯配合得恰到好处。你想一想,地球如果转得跟土星一样快,每10小时自转一次,情形又会怎么样?我们将不得不反复地起床、休息,休息、起床。

⑤有些人批评过地球的重力,说它太强,从一米高的地方跌下来,就能摔断腿。不过也有一个优点足以相抵:房子不会轻易被风吹走。大体而论,重力是很有价值的稳定力,不可或缺。

⑥千秋万世,运转不停,这是地球的另一个优点。地球是我们的乐土,虽然这个乐土不能全无风波,优点却不容抹杀。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宇航员安德斯上校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我觉得大家应该同心协力,维护这个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

(有删改)

课外阅读(二)

“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只有 只要)抬起头(才  就)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①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有 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才  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只要留下一段树桩,很快就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工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10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②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可以活200~400年。一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

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化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