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中考历史押题模拟试卷(二)

和平、合作是历史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个主要阶段

阶段

时间

概况

第一阶段

1939年至1942年末

先是德国入、后是日本人获得胜利和扩张

第二阶段

1942年末至1943年

同盟国开始反攻

第三阶段

1944年至1945年

同盟国于1945年8月取得最后胜利

——摘编自阿德勒等的《世界文明史(下册)》

材料二:杜鲁门宣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冷战结束后,沃尔弗斯称:“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因为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

——摘编自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

材料三:让不同制度的国家互相敞开大门,以此增进彼此间的尊重与了解。彼此相信一种制度会吸收另一种制度的长处,在相互的合作与和平中共存。也许我们每个国家,在持有适当的自卫能力的同时能够与其他国家签订互不侵略与互不颠覆的公约,重建世界秩序,在其中的每个国家都会保持主权独立。

——摘编自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战争由第一阶段向第二,三阶段转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杜鲁门和沃尔弗斯的共同主张。此类主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了哪些威胁?
(3)、据材料三,作者认为不同制度的国家间应该如何相处?
举一反三

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及近期的伊以斗争等一系列明争暗斗式的大国博弈深刻影响了当今世界。回望历史,大国关系的变化也影响和制约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维新期间(1868——1912),中日两国采用近代条约的方式,建立邦交关系,在英美支持下,日本以中韩邻国的沉沦为代价,由新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嬗变为主导东亚的帝国主义强国……

二战后,无论是冷战敌对,还是邦交正常化乃至冷战后,中日关系的演进均与世界形势关联密切,构成东亚国际格局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宋成有《16世纪以来西方冲击下日本的嬗变与东亚国际格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述导致中国“沉沦”的战争名称,分析材料一,简述中日关系的演变。

材料二:20世纪50-70年代的20多年中,美国采取孤立、封锁、遏制中国的政策,对中国实行冷战甚至热战。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美国同中国改善和发展关系、寻求合作,同时也奉行制约和防范中国的政策。

——熊志勇《百年中美关系》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这期间中美之间的一例“热战”。依据材料二所指历史时期,运用相关史实印证中美两国是如何“改善和发展关系、寻求合作”的?

材料三:

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

——摘自《大国关系》

(3)根据材料三图片提示,指出“美俄”当时成为“盟者”的标志性文件名称和二战后初期他们成为“仇者”在经济上的表现

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

(4)结合习总书记的讲话,你认为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怎样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