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a氧气不足 b.镁条未反应完 c.部分燃烧产物散逸到空气中 d.部分镁条与除氧气外的另外物质反应生成其他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②镁能与氮气反应只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3N2+6H2O=3X+2NH3↑.X的化学式为
④氢氧化镁是不溶于水的固体,且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如图,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 |
现象: 结论:燃烧产物含Mg3N2 |
(反思与交流)
为什么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如果用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足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物质质量 /g 反应时间/min | 活性炭 | NO | 甲 | 乙 |
0 | 28.72 | 5.00 | 0 | 0 |
4 | 28.00 | 1.40 | x | 2.6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lank#}1{#/blank#})
A.生成甲、乙的分子数之比为1:1
B.反应消耗的C与NO的质量之比为2:5
C. x的值为26.76
D.{#blank#}2{#/blank#}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30 | 5 | 10 | 15 |
反应后的质量/g | x | y | 20 | 20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