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武城县杨庄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①上图C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将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有时,开始收集气体。
③实验室可以按照“B→F→F→真空气囊”的装置顺序制取纯净的CO2气体,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第一个F装置盛放试剂的作用是,第二个F装置盛放的试剂为。
①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②下列操作中,可能导致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填序号)。
a.称取时,将氯化钠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用已有少量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
D.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Ⅰ.写出图中①②仪器的名称:①{#blank#}1{#/blank#},②{#blank#}2{#/blank#}。
Ⅱ.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3{#/blank#},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blank#}4{#/blank#}。
Ⅲ.①为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适宜条件(温度、浓度、固体的颗粒大小等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的快慢),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
实验编号 药品 | 甲 | 乙 | 丙 | 丁 |
m g大理石 | 块状 | 块状 | 粉末状 | 粉末状 |
n g盐酸(过量) | 稀盐酸 | 浓盐酸 | 稀盐酸 | 浓盐酸 |
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lank#}5{#/blank#};实验甲与{#blank#}6{#/blank#} 对照(填编号),是为了研究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对反应快慢的影响;上述实验中,另一个影响反应快慢的因素是{#blank#}7{#/blank#}。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blank#}8{#/blank#}(填序号),若
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 {#blank#}9{#/blank#}(填“a”或“b”)端通入。若在收集得到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稍作震荡,试液颜色变为{#blank#}10{#/blank#}色,变色的原因是{#blank#}11{#/blank#}。
Ⅳ.甲烷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得,则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lank#}12{#/blank#}(填序号),选择装置D收集甲烷气体的理由是{#blank#}13{#/blank#}。
探究一、久置的物质能否继续使用
【实验探究】小明家中有久置的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和消毒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为探究能否继续使用,在老师指导下,他与同学们在实验室探究如下:
食品干燥剂 | 消毒用双氧水 | |
操作 | 取样于烧杯中,加适量水 | 取样于烧杯中,加适量二氧化锰 |
现象 | {#blank#}1{#/blank#} | 没有气泡产生 |
结论 | 还能继续使用 | {#blank#}2{#/blank#} |
反思与交流:久置的双氧水可能失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3{#/blank#}。
探究二、某些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实验探究】化学小组在实验过程中,部分记录如下表:
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 碳酸钠溶液 | 硝酸钡溶液 | |
滴加稀硫酸 | 溶液呈红色 | 产生气泡 | 产生白色沉淀 |
反思与交流:
(1)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lank#}4{#/blank#}。
(2)甲同学认为硫酸与氢氧化钠没有发生反应,其理由是{#blank#}5{#/blank#};乙同学认为它们发生了反应,只需从“试剂用量”角度作实验改进即可证明,其方法是{#blank#}6{#/blank#}。
【废液处理】实验后的废液需进行无害化处理,使溶液呈中性且不含钡离子等。经讨论,同学们将上述废液按下列步骤进行处理:
步骤 | Ⅰ | Ⅱ | Ⅲ | IV |
方法 | 将三组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 | 静置 | 滴加足量的硫酸钠溶液 | 加过量的X |
现象 | 浑浊,产生气泡,红色消失 | 分层 | 无明显现象 | …… |
反思与交流:
(1)步骤Ⅱ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是{#blank#}7{#/blank#}(填化学式,下同):溶质种类最多时,溶质有{#blank#}8{#/blank#}。
(2)步骤Ⅳ加过量X的目的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blank#}9{#/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