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棒把字刻在湿润的泥版上,干燥后文字笔画形似楔子。这种文字起源于(  )

A、尼罗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两河流域
举一反三
法治建设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同学们围绕“法治建设”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三项任务

【任务一 知识梳理】同学们在阅读的基础上做了以下知识任务梳理。

材料一

材料二   由于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法典,因此它不仅成为拜占庭帝国此后历代皇帝编纂法典的依据和蓝本,而且成为欧洲各国的法律范本………该法继续承认奴隶制,但是,规定教、俗各界释放奴隶,改善奴隶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地位。

——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

【任务二 文本阅读】同学们通过文本阅读,初步感知“法治建设”。

材料三   罗马法如果离开了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要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罗马共和国末年,自然法思想从希腊传入罗马。……西塞罗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具有影响深远的罗马法的理论基础。罗马也就成为了世界上最懂得使用法律为自己意图服务的民族。罗马皇帝认识到,其统治不仅仅靠武力,还要靠法律来维护。

——摘编自谭建华《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

【任务三 观点论证】下面是同学们整理的关于“法治建设”的阅读笔记。

笔记一

笔记二

笔记三

       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这部法典试图明确、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

——摘编自《全球通史: 从史前史到21世纪》

       《十二铜表法》正是平民反对贵族专制统治取得的一个胜利成果。《十二铜表法》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它不仅是罗马法从习惯法演进为成文法的里程碑,而且是罗马法形成和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摘编自李红浅《谈古代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

       《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它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

世界历史呈现了由孤立、分散走向交融、整体的发展趋势。九年级某班同学以此发展趋势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探究一】区域文明的差异

(1)世界古代文明多姿多彩,呈现出多元性特点。下列地图所示的文明分别代表了哪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任选一幅图片,说明地理环境对文明形成的影响。

【探究二】不同文明的传递

当欧洲还处在中世纪的黑暗状态,阿拉伯地区的阿巴斯王朝,却在公元830年至930年的一百年间,开展了著名的“百年翻译运动”,将阿拉伯地区保存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典籍和阿拉伯人对它们的发展成果,以及印度的数字系统和中国的古代发明传播到欧洲。

——滕文生《亚洲文明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说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结合所学回答为开展“百年翻译运动”阿拉伯设置了什么机构?

【探究三】近代文明的连接

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依据真实社会状况创作。一位同学阅读后,绘制了主人公英国绅士福克的旅行路线示意图,并摘录书中对沿途社会状况的描述。

(3)图中欧、亚、非、美四大洲建立直接联系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4)据图中相关信息判断,这一旅行发生应该不早于哪一世纪?请从交通工具和社会状况中任选一个角度说明自己判断的理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