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有人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举一反三

“冲击—反应”是中外史学界解释近代史的模式之一。“冲击”主要是指工业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古老国家的侵略;“反应”是指列强的侵略促使这些国家发生的剧烈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把西方列强的挑战看作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于是通过效仿洋人来增强自己的自卫能力就成了他们的基本选择……

——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

150多年前,在西方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到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迎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大国崛起》

材料二  在甲午战争之后,全国各阶层,包括士绅阶层,也包括保守派的士大夫都在感到中国非变不可,保守派甚至主动要求张之洞到北京来主持变法。这是半个世纪以来,唯一有那么强的一种社会共识……

——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

材料三  (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陆总长(注:外交部长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

——《顾维钧回忆录》

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辉煌的中国】

材料一: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此次论坛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中国就此召开的规格最高的国际性会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屈辱的中国】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探索的中国】

材料三:自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再到变法图存,这些复兴之路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领导的民主共和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四: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奋斗的中国】

材料五:下午,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000人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6月3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6月28日和会对德和约签字,中国代表团拒绝出席此次全体会议,没有在该项和约上签字

——金冲及《二十世纪史纲》

材料六: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材料七: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八: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宣布……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明确规定日本窃取的……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高中历史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改革的中国】

材料九: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人自己的道路。

【创新的中国】

材料十: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载人航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

——摘自《2018政府工作报告》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