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题

围绕“校园恋爱”主题,美国一所私立高中对中美高中生(15—17岁)进行调查:

①你对校园恋情的总体态度:43%的中国学生和56%的美国学生表示支持,总支持率为47%。但有29%的中国学生表示反对,美国学生此项为零。

②交友途径:中美学生中选择“校友”或“曾经是校友”占了大多数,中国学生的第二校外交友途径是“互联网”。

③恋爱受阻:中美大部分学生都会在恋爱难过时寻求好朋友的安慰,在安慰好朋友时,中国学生倾向于“找另一半沟通”,美国学生更愿意“帮助找出原因”。

④分手原因:有恋爱经历的中美学生中大多数均有分手经历,在分手原因中,中国学生因为“第三者”分手较多,美国学生更多时候“觉得无聊”而分手;“成绩越来越差”也是中美学生一致的重要分手原因。

⑤校园恋情中的生活描述:中国学生恋人在一起做得最多的三件事分别是做作业(21人中19人首选这个)、结伴上下学和看电影;美国学生恋人的选项先后排序是看电影、做作业和结伴上下学。

《中国青年报》(2017年02月20日10版)

请结合上述调查数据,归纳高中生校园恋爱的四个特点,字数不超过35字。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李凭箜篌引》中大量神鬼意象的运用,是为了实现诗歌作品“奇”的特征。中唐文学为了________,实现对盛唐诗坛的突破,有意标新立异,主要有两种途径,一则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通俗派,强调明白晓畅;一则以韩愈、李贺为代表的尚奇派,强调“惟陈言之务去”。(    ):“韩愈诗奇而雄,孟郊诗奇而古,贾岛诗奇而清,卢仝诗奇而怪。”

    如果中唐诗坛“奇”的审美取向的追寻是共性的话,那么李贺的“奇而冷艳”则是个性的彰显。较之李白诗歌创作的天马行空,________,挥洒自然;李贺则是点滴积累、________。前者彰显的是“天工”,后者呈现的是“思力”。这又让我们自然想到李商隐《李贺小传》一段文字:“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辈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这里强调李贺写作素材的获取、储备过程,又说“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这就是我们读李贺的作品有佳句而无佳篇,文气并不贯通、畅达的原因,即作品并非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经过反复雕琢而成的。正如李贺在《南园》中自己说到的“寻章摘句老雕虫”。可以说,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大量神鬼意象的援引,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以“奇而冷艳”实现诗风的“标新立异”、“迥乎不同”。由是观之,李贺被誉为“诗鬼”是________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