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驼者随直,亦复遂死。其子欲呜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注】①媒:介绍。②屣(xǐ):鞋子。这里做动词,践踏。③鸣:申诉,控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

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延:

②一人焉,而使治驼。信:

③乃板二片,以一置地下。索:

(2)、翻译下列句子。

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3)、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举一反三
对比阅读,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缦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选自《九方皋相马》,有删改)

【注释】①子姓:指子孙。②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③牝(pìn):母马。④牡:公马。⑤骊(1í):纯黑色。

文言文阅读

活水源记(节选)

【明】刘基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木多枫槠,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鲭鱼,色正黑,居石穴中。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鸲鹆 , 黑色而赤觜,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有二脊令⑧,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

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深爱之也。

【注释】 ①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②欧冶子:越王之命,隐居在此铸剑。     ③奎上人: 当时的僧人,刘基的朋友。  ④石罅:石缝。   ⑤白野公:元末诗人、书法家泰不华的别号。泰不华是刘基的朋友。 ⑥鸲鹆(qúyù):八哥。 ⑦滑:鸟声流利。 ⑧脊令:水鸟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