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北京市101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某小组同学在用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反应的速度很慢,产生的气泡很少。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①速度慢、气泡少可能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有关。

②速度慢、气泡少可能与MnO2的质量有关。

(进行实验)根据下图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用26 mg MnO2与5 mL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压强变化如图1。

实验2:用5 mL 1.5%过氧化氢溶液与不同质量MnO2进行实验,压强变化如图2。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得到的结论是
(2)、实验2的目的是
(3)、小组同学在制氧气过程中,发现反应的速度很慢,依据上述实验所得结论,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4)、(反思与评价)

利用上图装置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是否合理?理由是

举一反三

小焦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

①水泥块中含有的氯化铁,二氧化锰,碘化钾都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②气压传感器能描绘出密闭容器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曲线斜率越大,说明过氧化氢分解速度越快,则该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越大。

实验一:探究氯化铁能否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1)在进行实验前,要注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图2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玻璃管右侧加乳胶管,用止水夹夹住乳胶管,再拉注射器,一段时间后,注射器{#blank#}1{#/blank#}(填“能”、“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则表明气密性良好。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常温时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缓慢或不分解

②{#blank#}2{#/blank#}

木条复燃

氯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2)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不能证明氯化铁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还需要证明它在化学反应前后{#blank#}3{#/blank#}和{#blank#}4{#/blank#}不变。经实验证明,氯化铁(FeCl3)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blank#}5{#/blank#}。

实验二:探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

将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氯化铁、碘化钾分别放在如图2的密闭容器中,并用气压传感器采集数据:

实验序号

催化剂种类

催化剂质量/g

温度/℃

过氧化氢浓度

曲线斜率

1

二氧化锰

0.1

10

2%

0.383

2

0.1

20

2%

2.145

3

0.3

20

5%

6.637

4

氯化铁

0.3

20

5%

0.099

5

碘化钾

0.3

20

5%

0.163

(3)由实验1和2对比得出结论是{#blank#}6{#/blank#}。

(4)分析上表,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除温度,还有{#blank#}7{#/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