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列强的“坚船利炮”强加给中国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下列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举一反三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习近平2014年4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材料二:在距“1894年中日事件”120年后的2014年4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精神支柱,其中供奉着近代以来历次战争中战死的日军亡灵,包括二战时对中国和周边国家犯下滔天罪行的战犯

——新华网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摘自北师大版教材八年级上册《历史》

材料四面对侵略,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外交转型的发展历程(部分)。

阶段

具体措施

起步(1840—1861年)

1840年以前,中国没有专门管理涉外事务的机构。1844年,清廷在广州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任,管理一切对外交涉事件。1861年,咸丰帝迫于英法压力,成立总理衙门,它是专管洋务及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

发展与推进(1861—1901年)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1877年,应英国要求和两国交往的需要,清政府在英国设立领事馆。1901年,外务部设立,成为完全意义上名副其实的外交机构,中国外交走向正规

民国初年

政府主动按照西方模式对外交机构进行了组织现代化和人事专门化改革

——摘编自邓华《近代中国外交转型问题分析与复习策略》

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奕䜣奏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迈出中国外交制度近代化第一步。洋务派开始以国际社会存在为前提,重新认识世界,重估中国世界地位,深刻反思传统对外关系,逐渐接受国际法作为国际关系准则,萌生出以国家间相互平等关系为原则的近代国际意识。维新派在对外主张方面,紧扣救亡图存主题,提出通过遵循公法原则与西方列强进行交涉,变盲目排外为“文明排外”,主张“学西方”与“战西方”并重。

——摘编自姜德琪《中国外交近代化内在成因分析》

材料三:同文馆是中国第一个新式学校,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外语、外交人才。1867年同文馆把《万国公法》列为学生的必修课。1869年起同文馆开设政治学、国际法等课程,并翻译相关书籍,如《公法便览》《公法会通》等,对晚清外交近代化起了一定促进作用。据统计,在晚清担任驻外大使的同文馆出身的外交官有12人,还有更多的同文馆的毕业生在国内中央和地方上从事外交活动。

——摘编自叶小青《京师同文馆与晚清外交近代化》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