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城关第一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学情调研试卷

修改时间:2025-01-14 浏览次数:3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 1. 科学来自生活实践,又高于生活。要正确的进入科学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科学能解决所有问题 B .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学好书本知识即可 C . 科学发现源于观察,只需留心观察即能学好科学 D . 科学需在已积累的知识上,不断探索和发现问题
  • 2. 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室操作行为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3.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 )
    A . 1.2米=1.2×1000=1200毫米 B . 1.2米=1.2×1000毫米=1200毫米 C . 1.2米=1.2米×1000=1200毫米 D . 1.2米=1.2米×1000毫米=1200毫米
  • 4. 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8.42cm、8.43cm、8.42cm、8.44cm、8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
    A . 8.47cm B . 8.42cm C . 8.43cm D . 8.4275cm
  • 5. 如图为酒店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它具有迎宾、引领、配送、自主充电、自主乘坐电梯等功能。下列能作为判断机器人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

    A . 能否生长和繁殖 B . 能否和客户对话 C . 能否自由移动 D . 能否乘坐电梯
  • 6. 细胞学说的提出,在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细胞学说是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事实材料和设想的基础上归纳提出的 B . 细胞学说提出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 .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 7.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实验的规范操作才能保证实验科学性与安全性。科学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被化学试剂灼伤时,缓缓流水冲洗一分钟以上 B . 乙图中做完实验后将有毒试剂直接倾倒在水槽中 C . 丙图中烧伤或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D . 丁图中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在地上着火时,用湿抹布覆盖灭火
  • 8. 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 . 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均相同 B . 体温计内有一特细的弯曲处,而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 C . 使用体温计前需用力甩几下,而实验室用温度计不用 D . 体温计可离开被测人体读数,而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 9. 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下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膜不仅能保护细胞,而且还能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B . 餐桌上的“糖拌西红柿”、“凉拌黄瓜”的盘里流出的液体主要来自细胞质 C .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还能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D . 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 10. 显微镜观察时,图甲为倍数不同的目镜(10×、5×)与物镜(40×、4×),图乙是放大40倍所看到的图像,欲将图乙视野右下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400倍观察,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直至位于视野中央 B . 将物镜换成甲图中的镜头③ C . 换成高倍镜之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D . 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 11. 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作为同学的你帮她判断一下,你认为下面各选项中操作与结果一致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大

    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少数了一匝

    偏小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小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偏大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管径更细的弯管,可以让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在每次测量前必须将毛细管中的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一位粗心的同学用已甩过的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量了甲、乙、丙三个同学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7.7℃,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三人的体温都是37.7℃ B . 甲的体温是37.7℃ C . 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7.7℃ D . 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7.7℃
  • 13. 临时装片的制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a中用洁净的吸水纸擦拭载玻片 B . 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b中应当滴加生理盐水 C . 为了观察更加明显,在e步骤之后应当用碘液进行染色 D . c步骤中,应当撕下一块较薄的洋葱内表皮细胞
  • 14.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不准确,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5℃,放在沸腾的水中示数为105℃,现放在室内空气中示数是28℃,则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是( )
    A . 17℃ B . 20℃ C . 28℃ D . 30℃
  • 15. 小科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温度、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编号

    环境条件

    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

    3

    低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4

    低温(0℃),黑暗中,适量浇水

    5

    室温(20℃),光照充足,不浇水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比较1号和3号,可研究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B . 比较1号和2号,可研究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C . 比较2号和5号,可研究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D . 比较1号和5号,可研究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填空题(共7小题,16-18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7分

  • 16.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我国宋朝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节选)》。其中这两句诗中蕴含了很多的科学知识,请你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 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的特征。
    (2) “红杏出墙”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杏出墙”反映了生物具有的特征。
  • 17. 在下列空格内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字;
    (1) 小琪同学身高约1.60
    (2) 一瓶娃哈哈矿泉水的容积约为550
    (3) 90毫升=升。
  • 18. 科学研究以实验为基础,学习科学需要实验室中各种器材做大量的实验。在下列仪器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名称填写在空格上。

    ①烧杯        ②胶头滴管        ③酒精灯        (④玻璃棒        ⑤药匙        ⑥试管        ⑦温度计

    (1) 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
    (2) 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3) 可以直接被加热的仪器是
    (4) 可以用作搅拌加速溶解的仪器是
  • 19. 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测量时正确读数很关键。

    (1) 图1中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填“A”或“B”)精确性差一些;使用刻度尺A正确测量,测得木块边长是cm。
    (2) 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是℃,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3) 图3中液体的体积是毫升。
  • 20. 中秋佳节,石榴是餐桌上的最常见的水果,石榴性温、味甘酸涩,入肺、肾、大肠经:具有生津止渴,收敛固涩,止泻止血的功效,石榴果皮煮水可以治疗肠胃不适、腹泻等;(括号中填图中数字、横线上填名称)

    (1) 甲、乙两图中可以表示石榴叶肉细胞的是图
    (2) 石榴果肉晶莹剔透,宛如珍珠,用手轻轻一掐就会流出很多汁液,手被染成红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果肉细胞的
    (3) 石榴皮煮水后,汤汁呈黄色,是因为控制细胞营养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披破坏。
  • 21. 有一种特殊的金属币,其形状如图1所示。如图所示。学习了测量新知识的小科特别想知道一枚游戏币的直径多大,于是马上进行了测量。

    (1) 经过思考,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四种方法测金属币的直径,你最认同(选填“甲”、“乙”、“丙”或“丁”)的测量方法;
    (2) 小科采用正确方法后,那么应该记录的金属币的直径结果是
  • 22. 小科在做“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
    (1) 染色时所使用的液体是
    (2) 染色后,他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以下几个视野:

    ①在最终看到视野C之前他依次看到的视野是

    ②图中,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从B到C的调节过程中,主要操作步骤是

    a.将玻片向右移动使像移至视野中央;        b.将玻片向左移动使像移至视野中央;

    c.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d.适当增大光圈和调反光镜;

    e.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f.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③小科在显微镜下观察载玻片时,在视野中看到有一黑点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黑点都没有动,因此可以断定黑点最可能在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48分

  • 23. 蚂蚁过的是群居生活,它们都有自己的“家”,在天气晴暖的时候,它们常常要走出家门,在地面上寻找食物。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蚂蚁寻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进行了以下实验:选择30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剪刀剪掉其中15只蚂蚁的左右侧触角,另外15只不做处理后把它们全部放回原地,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
    (1) 该兴趣小组认为蚂蚁寻找到食物后能否回“家”可能与有关。
    (2) 假如实验现象是:剪掉左右触角的15只蚂蚁不能回“家”而其他15只都可以回“家”,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3) 在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可能用到的实验器材:,(填“显微镜”或“放大镜”)。
  • 24. 小科想要测量塑料盒和金属块的体积,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量筒中加入适量水(如图甲),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的刻度值为50毫升;

    ②将金属块系上细绳(细绳体积忽略不计),缓缓放入量筒内,浸没在水中(如图乙),读取此时水面所指的刻度值为61毫升;

    ③将塑料盒栓在同一根细绳上,缓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使金属块和塑料盒都浸没在水中(如图丙),读取此时水面所指的刻度值为68毫升。

    (1) 小科测量得到金属块的体积是
    (2) 小科测量金属块体积时,若按下列步骤:先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为V1 , 然后拿出金属块,测出水的体积为V2 , 则他测得的金属块体积比实际值(填“大”“小”或“一样”或“都有可能”);
    (3) 若小科只需测量塑料盒的体积,则不需要进行的步骤是
    (4) 步骤①中“适量的水”不能过多,利用100毫升的量筒测量该金属块体积时,“适量的水”可能是____。
    A . 30mL B . 50mL C . 70mL D . 90mL
  • 25. 甲、乙是两个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个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个保温杯内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 能判断保温杯保温性能好坏的方法是____;
    A . 比较前1小时内降低温度的多少,温度降得较多的保温性能好; B . 比较前1小时内降低温度的多少,温度降得较少的保温性能好; C . 比较降低相同温度所用时间的多少,时间用得较多的保温性能好; D . 比较降低相同温度所用时间的多少,时间用得较少的保温性能好
    (2) (填“甲”或“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较差;
    (3) 根据图像可以看出水温下降的规律是:
    (4) 图中甲杯每隔1小时记录的数据依次为50℃、36℃、※℃、20℃,其中第3个小时的数据模糊不清,请你判断可能是下列数据中的____。
    A . 21℃ B . 22℃ C . 24℃ D . 30℃
  • 26. 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

    为探究微塑料对生物的影响,研究人员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回答问题。

    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30

    每日饲喂____,8g/只,连续30天

    数量多

    且排列整齐

    7.1

    3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30天

    数量少

    且排列散乱

    1.2

    3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的普通饲料,

    8g/只,连续30天

    基本消失

    ?

    (1) 实验中选取的小鼠应该满足的条件是:的幼年小鼠(写出2点)。
    (2) 实验过程中,选取30只小鼠的目的是:
    (3) 实验中,若甲组起对照作用,补全其饲喂方式:.
    (4) 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可以推测出丙组体重增加值(选填“小于”或“大于”)1.2g/只。
    (5) 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
    A . 使用塑料制品替代品 B . 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 . 为减少陆地塑料污染,将塑料制品排放至海洋中 D . 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四、综合题(共4小题,第27题6分,第28题6分,第29题8分,第30题10分,共30分

  • 27. 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

    (1) 如图是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填序号);
    (2) 因口腔上皮细胞的透明度较高,观察时应将视野调
    (3) 如图所示是低倍镜下观察到的4个物像,请指出其中的不当操作(说出一处即可)。

  • 28. 小科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

    (1) 为了测出一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的厚度,他把纸带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纸带环绕了n圈,那么纸带的厚度为
    (2) 该同学一共测了三次,每次纸带都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的不同位置进行读数,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____。
    A . 每次的松紧程度不同 B . 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 C . 墙纸厚度不均匀 D . 读数时小数点点错
    (3) 下列几种测量方法中,与该题方法同类的有

    ①为了测长为细铜丝直径,将其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数出圈数,并用刻度尺测出线圈总长度;

    ②为了测铁路真实的长度,找1根柔软的弹性不太大的棉线和地图上待测铁路线重合,然后把这个线拉直,然后再乘以地图的比例尺即为铁路真实的长度;

    ③为了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先用天平称出5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 29. 在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后,小红想要利用自己的步距和步数测量学校到家的距离。
    (1) 步距测量:小红在微湿的泥土地上按照不同方式前进,测量步距。

    方式1:快跑                方式2:慢走

    ①请选择合适的前进方式,并说明原因.

    ②选择合适的前进方式后,小红在湿地上进行测量,标记步距为s。下列测量方式正确的是

    (2) 距离计算:小红从学校到家,行走多次,计算出平均步数为3000步,测量得到每步的步距为50厘米,试列式计算小红学校到家的距离为多少米?
    (3) 方法迁移:小明也想要测量学校到家的距离,但他家离学校较远,步行时间过长,通常都是骑自行车上下学,请思考方法帮助他完成测量。
  • 30. 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了“制作细胞模型”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和评价细胞模型作品三个环节。结合学习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制作模型前,同学们先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2)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有细胞,但细胞结构不太清楚(填写一种原因)。
    (3) 用橡皮泥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模型。下图是其中一个小组制作的洋葱表皮细胞的模型。

    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

    结构正确且完整

    结构正确但不完整

    结构不完整或有错误

    指标

    模型材料的选择体现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体现细胞1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未能体现细胞中结构的功能

    a.根据指标一,该小组制作的细胞模型的等级被评为,理由是

    b.制作细胞膜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透明塑料薄膜,一种是细纱网。写出你选择的材料并说明理由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