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11-18 浏览次数:26 类型:中考真卷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文物考古彰显我国古今科技文明。
Ⅰ.科技助力文物发掘
(1)用作测定文物年代的碳-14,衰变时核内质子数发生改变,则衰变后元素种类(填“改变”或“不变”)。
Ⅱ.璀璨文明再现
(2)石青[主要成分为]是彩绘陶俑的一种矿物颜料,铜元素化合价为+2,则
。
(3)“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在空气中加热,反复捶打,成为韧性十足的“百炼钢”,该过程中,生铁的含碳量(填“升高”或“降低”)。
(4)古籍记载“凡煎炼亦用洪炉,入(锡)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鞲(指鼓入空气)熔化。火力已到,砂不即熔,用铅少许勾引,方始沛然流注”。高温下木炭还原锡砂()的化学方程式为;锡铅合金的熔点比纯锡(填“高”或“低”)。
Ⅲ.文物修复与保护
(5)熟石膏()可用于文物修复,当其与适量水混合时会逐渐变硬、膨胀,生成生石膏(
),该过程发生(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6)发掘的某些珍贵文物可放入氮气保护箱中,是因为氮气。
氨气()易贮存、热值高,是一种可再生“零碳”燃料,在燃料电池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图1是氨的合成及应用的部分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取时,
先被蒸发出来,说明液氮沸点比液氧(填“高”或“低”);分子筛可根据分子直径大小,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而分离出氮气,说明氧分子直径(填“大于”或“小于”)氮分子直径。
②图1两条H2的获取途径中,更符合绿色“零碳”理念的是途径(填“Ⅰ”或“Ⅱ”)。
氨的合成
(2)根据图1所示,补充并配平“合成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图2是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过程,其顺序应为(用字母序号表示)。
氨燃料电池的使用
(3)氨燃料电池因“零碳”排放而备受关注,根据图1信息推断,氨燃料电池中参加反应的和
分子个数比为;该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形式为。
①图2中曲线1表示向溶液中滴加;曲线2反应中的实验现象为;结合图3解释电导率Q点小于N点的原因。
②该实验说明,不同的酸中,由于不同,酸的性质也表现出差异。
加入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反应后锥形瓶内物质总质量/g | 44.94 | 64.88 | 84.82 | a | 124.8 |
回答下列问题。
铜制品久置在户外容易生锈,失去金属光泽,需要定期除锈、抛光。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铜锈成分及抛光过程进行以下探究。
任务一 分析铜锈的成分
【查阅文献】常见的铜锈成分为、
或两者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取少量铜锈,加入足量稀硝酸,铜锈溶解,有气泡产生,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铜锈成分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A. | B. | C. |
任务二 模拟的生成
【查阅文献】铜在的环境中生成CuCl,CuCl最终会转化为
。
【实验探究】向蒸馏水中加入CuCl粉末,每隔2min测一次pH,结果如图。
【讨论分析】CuCl转化为分两个阶段:
(2)①前10分钟:CuCl与水生成Cu2O,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第10~20分钟:部分Cu2O在酸性溶液中,吸收常见气体________(填化学式)生成。
任务三 探究化学抛光原理
除锈、打磨后的铜器表面仍有许多微小凸起(铜),某环保型化学抛光液中含有和
, 能够有效除去凸起的铜,使表面平整。
【查阅文献】抛光总反应为
【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试管 | 试剂 | 现象 |
① | 铜丝+1mL稀 | 无明显现象 |
② | 钢丝+10mL 30%的 | 铜丝表面产生棕色氧化膜(主要成分为CuO |
③ | 钢丝+10mL 30%的 | 铜丝表面变光亮,溶液变蓝 |
【讨论分析】抛光过程包含过程1和过程2,
(3)过程1产生氧化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过程2:除去氧化膜。除去氧化膜的物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
任务四 探究抛光过程中,浓度对
分解速率的影响
【查阅文献】易分解,分解速率与温度、
(催化剂)和
的浓度有关。
【实验探究】探究温度和浓度一定时,不同浓度的
对
分解速率的影响。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如下试剂(见表),置于40℃水浴中,测量各时间段生成
的速率,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试管 | 相同试剂 | 不同试剂 | 各时间段生成 | |||
第3min | 第6min | 第9min | 第12min | |||
④ | 10mL 30%的 | 1mL 30%的 | 3.0 | 3.5 | 3.6 | 3.6 |
⑤ | 10mL 30%的 | 1mL 10%的 | 2.0 | 2.3 | 2.4 | 2.4 |
【得出结论】
(4)不同浓度的对
分解速率的影响是________。
【反思改进】
(5)某同学认为,为了更明显地观察浓度对
分解速率的影响,还需要增加试管⑥实验,除了在40℃水浴中以及加入10mL 30%的
、1mL 14%的
溶液之外,还应该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填用量和试剂名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