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上—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修改时间:2021-08-27 浏览次数:121 类型:同步测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
    A . 18.125cm B . 18.1cm C . 18.13cm D . 18.12cm
  • 2. 3月12日植树节这一天,学校组织九年级同学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根据图片信息,对图中这棵小树的高度估测合理的是(   )

    A . 0.5m B . 1m C . 2m D . 4m
  • 3. 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 . 5.7cm B . 5.65cm C . 3.65cm D . 3.6cm
  • 4.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 . 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C .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 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 5. 如图是某单位组织党日活动时的合影,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出他们所用党旗的规格是(  )

    A . 长96cm,宽64cm B . 长144cm,宽96cm C . 长192cm,宽128cm D . 长288cm,宽192cm
  • 6. 小红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了祝融号模型,发现祝融号和一个初三的女学生一样高,请问这个祝融号有多高(  )

    A . 0.9m B . 1.8m C . 3.6m D . 7.2m
  • 7. 如图所示的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课本,下列估测值合理的是(   )

    A . 长度约为26cm B . 厚度约为0.1m C . 质量约为2kg D . 重力约为0.2N
  • 8. 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 . 测物理书长度:用一把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对书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 . 测邮票质量:把一张邮票和一块橡皮同称,再减去橡皮质量,就是一张邮票质量 C . 测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再测定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 D . 测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其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其体积
  • 9. 回形针是生活中常用的文化用品,如图所示,回形针的长度大约是(  )

    A . 1.5km B . 1.5m C . 1.5cm D . 1.5nm
  • 10. 世界上有很多古老文明会利用人的身体丈量世界。如用人的手臂长度、脚的长度等定义长度单位。我国古代曾用张开的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称为“一拃”,如图所示。则“一拃”的长度大约是(  )

    A . 20 mm B . 20cm C . 20m D . 20km
  • 11. 以下测量中,三次测量求平均值,不能减小误差的是(   )
    A . 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 B . 用天平三次测量同一块橡皮的质量 C . 用量筒三次测量同一块鹅卵石的体积 D . 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
  • 12. 如图所示,工作人员手托的是“越王勾践剑”。这把剑历经两千多年,出土时仍锋利无比,剑身丝毫不见锈斑,令世人对古人的铸造技术惊叹不已。根据图片信息,对这把剑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  )

    A . 0.5m B . 1.5m C . 2m D . 2.5m
  • 13. 用毫米刻度尺对一工件做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
    A . 3.81cm B . 3.68cm C . 3.80cm D . 3.8cm
  • 14. 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5. 下列物体的长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一枚硬币的厚度为5mm B . 乒乓球的直径为10cm C . 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dm D . 课桌的高度为1.2m
  • 16. 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 )

    A . 5cm B . 5.0cm C . 5.00cm D . 5.000cm
  • 17. 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右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   )

    A . 2mm B . 2cm C . 6mm D . 6cm
  • 18. 下图是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所记录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 . 5.3cm B . 5.25cm C . 3.25cm D . 3.3cm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 25. 小明前后四次测量了同一物体的长度,读数分别是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哪一个?为了减小误差,小明该如何处理剩余的数据呢?请你帮他把计算过程及结果写下来。

四、实验探究题

  • 26. 如图为小亮在做“长度的测量”实验: 

    (1) 图甲中圆的直径是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  
    (2) 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______(选填“A”或“B”)。
    A . B .
  • 27.  
    (1) 如图所示,用两把尺子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则A尺的读数为cm,B尺的读数为cm;

    (2) 下图秒表读数

    (3) 某同学为测定物理书的纸张厚度,请补充完步骤:

    a.选用学生用三角尺,检查零刻度是否磨损,

    b.取得物理书内100页叠齐压紧,

    c.

    d.

  • 28. 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 如图甲所示的是用两把不同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所测得的物体的长度为 cm,B刻度尺测得的物体的长度值为cm。
    (2) 如图乙所示停表外圈示数的单位为,分度值为,外圈的读数为
    (3) 如图丙所示,小丽同学测量平时学习中使用的铅笔横截面的直径,铅笔横截面的直径是cm。
  • 29.        
    (1) 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相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图甲中,物体A

    长度为cm。图乙中,物体A长度为cm。如图丙所示的停表示为s。

    (2)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读数时视线错误的是图,该铅笔的测量准确值应该是

  • 30. 同学们在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 在使用刻度尺测量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和分度值。测量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目的是
    (2) 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是cm。

    (3) 图乙中,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木块的长度,其中用(选填“A”或“B")刻度尺测出的结果更精确。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