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1-08-27 浏览次数:95 类型:同步测试
温度(℃) | 15 | 20 | 25 | 30 | 35 |
平衡时气体总浓度(×10-3mol·L-1) | 2.40 | 3.40 | 4.80 | 6.80 | 9.4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则该反应的△H0(填“>”或“<”)。
②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 ,在该图中画出c(NO)在T1、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①能判断N2(g)+3H2(g)⇌2NH3(g)达到平衡的是(填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c.v正(N2)=3v逆(H2)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②此时N2的平衡分压为MPa.(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计算出此时的平衡常数K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该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放热”)。
t/s | 0 | 50 | 150 | 250 | 350 |
n(PCl5)/mol | 0 | 0.24 | 0.36 | 0.40 | 0.40 |
50~15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PCl3)=。
a.无论是否达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
b.300s时,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
c.350s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充入氮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相同条件下,若起始向该密闭容器中充入1.2molPCl3、0.5molCl2 和0.15mol PCl5 , 则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①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 ∆H,∆H为kJ·mol-1。
②氢气的燃烧热∆H=-285.8 kJ·mol-1 , 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③1 mol水蒸气液化放热kJ。
①正反应的活化能为kJ·mol-1 , 气态肼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该反应的∆S(填“>”“<”或“=”)0,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为(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
a.升高温度 b.增大水蒸气浓度 c.加入催化剂 d.降低压强
a.v消耗(CO)=v生成(H2O) b.c(H2O)=c(CO)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e.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f.氢气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组别 | 10%硫酸体积/mL | 温度/℃ | 其他物质 |
Ⅰ | 2 | 20 | / |
Ⅱ | 2 | 20 | 10滴饱和MnSO4溶液 |
Ⅲ | 2 | 30 | / |
Ⅳ | 1 | 20 | 1 mL蒸馏水 |
如果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用实验和(用Ⅰ~Ⅳ表示)。
CH4(g)+CO2(g)=2CO(g)+2H2(g) △H1=+260kJ/mol
2CO(g)+O2(g)=2CO2(g) △H2=-566kJ/mol
请写出用CH4与O2反应生成CO和H2的的热化学方程式。
t/K | 298 | 398 | 498 |
K/(mol/L)-2 | 4.1×106 | K1 | K2 |
①比较K1、K2的大小,K1K2(填写“>”“=”或“<”)。
②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是(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3v(N2)(正)=v(H2)(逆)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若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再向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3:2通入N2、H2、NH3 , 与原平衡相比,N2的物质的量浓度(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下同),NH3的体积分数。
①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②已知1100℃时K=0.263,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 mol/L,c(CO)=0.1mol/L,此时CO气体的转化率为(用百分数表示),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选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υ正υ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