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1-06-25 浏览次数:376 类型:中考真卷
(实验器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阻约10Ω),电压为6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0Ω 0.5A),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实验次数 |
电压 | 电流 | 小灯泡亮度 | 电功率 |
1 | 2.5 | 0.30 | ||
2 | 1.5 | 0.22 | ||
3 | 3.0 | 0.32 |
⑴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⑵保持滑片位置不变。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改接到c接点上,测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U0;
⑶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仔细分析发现此方案无法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其原因是①;②。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猜想二: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改变钩码的和钩码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两次,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动力 | 间距离/ | 阻力 | 间距离/ | |
小明 | 1 | 1.0 | 5 | 0.5 | 10 |
2 | 1.5 | 10 | 1.0 | 15 | |
3 | 1.0 | 10 | 2.0 | 5 | |
小红和小明 | 4 | 0.8 | 15 | 1.0 | 10 |
5 | 1.4 | 15 | 1.0 | 10 |
根据小明同学的数据可验证猜想(选填“二”或“一和二”)是正确的。而小红同学则认为小明同学每组数据中的力臂恰好都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还应改变动力或阻力的进行实验;
于是,小红同学协助小明同学按图丙方式进行实验,获得表中后两组数据。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可验证猜想是错误的。若要验证另一种猜想是否正确,必须添加的测量工具是。通过以上研究,小明同学真正理解了力臂是支点到的距离。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可能与隔热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隔热材料包裹的厚度有关。
为了探究猜想一,现备有器材:三只相同的塑料杯、报纸、羊毛布料、相同的冰块若干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⑴在三只相同的塑料杯中装入相同的冰块,分别标上A、B、C;
⑵如图甲所示,用的隔热材料将A杯和B杯包裹的厚度(均选填“相同”或“不同”),C杯不包裹,并开始计时;
⑶如图乙所示,当C杯中冰块完全熔化后,再每隔5min小心地揭开一点隔热材料,观察A杯、B杯、C杯中冰块是否已经完全熔化,记录A杯、B杯中冰块完全熔化的时间t1、t2;
(分析与论证)若t1≠t2 , 则冰块熔化的快慢与隔热的材料。
(评估与交流)
⑴本实验是通过比较冰块完全熔化的来反映冰块熔化的快慢;
⑵炎热的夏天,冰棒更容易熔化。据此你认为冰块熔化的快慢还与有关。
(拓展)要比较冰块熔化的快慢,还可以相同的时间里比较冰块熔化的多少,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中,类似于这种表示“快慢”的物理量有(写出一个)。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