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章末检测

修改时间:2021-06-07 浏览次数:94 类型:单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下列各项中能依次体现温度、水分、阳光、生物等因素对生物生活产生影响的顺序是(   )

    ①荒漠中仙人掌叶片退化为刺  ②草原中的狼捕食牧民的牛羊  ③春江水暖鸭先知  ④蟑螂喜欢在夜间活动

    A . ①③②④ B . ①③④② C . ③①②④ D . ③①④②
  • 2. 下列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
    A . 2020年济南市打造公园136处,使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B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 . 浮水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的上表皮 D . 有机农场通过饲养蚯蚓改善土质
  • 3. 一叶落知天下秋。植物的落叶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

    ①生长发育;②新陈代谢;③适应环境;④繁殖后代;⑤遗传和变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④⑤
  • 4. “芳林新叶催陈叶”,与下列描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  )
    A . 阳光下生长的小麦 B . 朵朵葵花向太阳 C . 人的排汗、排尿、呼出气体 D . 蜻蜓点水
  • 5. 生物具有若干区别于其他非生物的特征,下列现象与“人出汗”不属于同一特征的是(   )
    A . 人排尿 B . 植物落叶 C . 人呼气 D . 种子萌发
  • 6. 自然界因为有了生物而充满生机,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 珊瑚 B . 病毒 C . 草履虫 D . 酵母菌
  • 7.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这是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 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相似 B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 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 . 香草园中的薰衣草使园里空气中充满芬芳
  • 8. 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符合的是(   )
    A . 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把鱼饵投入水中会有许多鱼来取食 B . 生物的新陈代谢——芳林新叶催陈叶 C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青蛙鸣叫 D . 生物的生长繁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9. 下列关于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
    A . “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 . 植物开花结果时,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C . 影响高山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 D . 影响植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 10.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生物所共有的特征?(  )
    A . 生长 B . 具有细胞结构 C . 能进行新陈代谢 D . 能对外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
  • 11. 下表中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及其实例,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生物特征

    实例

    A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

    B

    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人体排尿

    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D

    生物能适应环境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下列有关生物基本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葵花朵朵向太阳——生物需要营养 B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现象 C . 松鼠摄取食物——新陈代谢 D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影响环境
  • 13. 生物的下列特征,不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 狼的双眼在头部前方,而羊的双眼在头部两侧 B . 北极熊和南极企鹅身体外部都有厚厚的保温层 C . 白鼬在春季毛色呈棕黄色,冬季呈白色 D . 蚯蚓和蚂蚁都能改变土壤结构
  • 14. 植物的下列特征中,与适于在干旱的环境中生活相适应的是(  )

    ①叶变态为叶刺    ②叶上有蜡质层    ③叶大    ④叶小    ⑤植株高大    ⑥植株矮小    ⑦根系发达

    A . ①②④⑥⑦ B . ②③⑤⑦ C . ①②③⑤ D . ②④⑤⑦
  • 15. 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却说它是生物;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它却不是生物,以下关于生物的基本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 .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C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 16.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森林锐减,将会导致的后果是(   )
    A . 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B . 干旱加剧,洪涝减少 C . 物种减少,甚至灭绝 D . 耕地增多,粮食丰产
  • 17.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又能腐蚀岩石。这说明生物体(  )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 生物能改造环境 D .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 18. 下列现象中,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 .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 B . 枯叶蝶静止时好像一片枯叶 C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 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
  • 19. “人体通过皮肤排出汗液”所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A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B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20.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A . 生物的生长发育 B .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 . 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D .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 21. 我们经常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种现象说明(   )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 大气影响生物的生存 D . 植物的生长需要温度
  • 22. 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
    A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23. 下列词句中,描写生物遗传的是(  )
    A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 一猪生九仔,九仔各不同 C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 . 芝麻开花节节高
  • 24. 下列对生物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 一切生物都具有繁殖的特征 C . 运动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最主要特征之一 D . 应激性是生物体具有的普遍特性
  • 25. 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雏鸡破壳而出 B .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C . 钟乳石慢慢长大 D . 害羞草被碰触后叶片合拢
  • 26. 解决下列问题与生物学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 资源匮乏 B . 濒危动植物的保护 C . 核技术 D . 环境污染
  • 2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科学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分密切。 B . 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在地球表面的生物圈里。 C . 人类是生物圈的主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不受其他生物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D . 为了生存,我们应该关爱生物,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营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 28. 生物学的发展与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分不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 B . 现在使用的煤、石油也来源于远古的生物 C . 征服疾病、治理环境污染需要生物学 D . 生物学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

二、判断题

三、连线题

  • 34. 请将下列常见的生命现象与其对应的生物特征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

  • 35. 将下列左右两项有关联的内容对应连起来。

  • 36. 友情联盟:请将下列相对应的生物关系连接起来,并将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中

  • 37. 匹配题                                     
    (1) 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

    老虎吃野猪            A、合作关系

    许多蜜蜂在酿蜜        B、竞争关系

    田里的水稻与杂草      C、捕食关系

    (2) 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

    动物的取食            A、排泄

    蘑菇由小长大          B、繁殖

    人体的排汗            C、应激性

    植物的开花结果        D、营养

    向日葵朝向太阳        E、生长

  • 38. 将下列内涵相同的生命现象匹配起来

    母鸡下蛋                  A、植物落叶

    人体的排汗                B、蜻蜓点水

    植物光合作用              C、朵朵葵花向太阳

    手被针刺缩回              D、猫捉老鼠

    种瓜得瓜                  E、子女与父母相似

四、综合题

  • 39.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宋朝的著名诗句,试着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 “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该事例表现了红杏具有的特征。
    (2) 红杏可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特征。
    (3) 红杏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特征。
    (4) 红杏可以由小到大,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特征。
    (5) 从红杏反映的以上各个特征来看,红杏属于
  • 40. 取长7厘米、宽30厘米左右的纸盒,在纸盒底层放一层湿土,以纸盒的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纸盒就可以形成明暗两种环境,如图所示,在纸盒内放入20只鼠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我们探究的条件是
    (2) 假设鼠妇适于在黑暗环境中生活,盖玻璃板的一侧就成为该实验的组。
    (3) 从实验装置看,鼠妇应该适在干燥还是潮湿环境中生活?。该实验装置能否探究鼠妇是不是适宜在干燥环境中生活?,原因是
    (4) 已知鼠妇适宜于在阴湿环境中生活,我们将装置放在明亮环境中,在纸盒纸板的一侧放入食醋,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鼠妇都移向了盖玻璃板的一侧,这个实验说明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