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25 类型:中考模拟
A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C 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乙醇(C2H6O) B 甲酸(CH2O2) C 乙酸(C2H4O2) D 丙酮(C3H6O)
A 沉淀池中通入氨气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更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B 得到的母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且为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
C 可循环利用的X物质为二氧化碳,Y物质中只有氯化钠;
D 操作1的名称为过滤。
(方案一)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解释 |
如图甲向集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 软塑料瓶变瘪中 | ①CO2能溶于水,可能溶解在NaOH溶液中 ②CO2可能与NaOH反应 |
小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利用甲装置,可补做一个对比实验,通过观察瓶子变瘪程度不同,从而排除瓶子变瘪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的。为保证实验的公正、准确性,需控制的变量有:。
(结论)以上实验均能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提出问题)烧杯上层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
(猜想假设)
小红:一定含有的离子是Na+、Cl-;
小明:一定无H+ , 判断的理由为。
小娜:可能含有OH-、 、Ca2+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取烧杯内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静置。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有 |
②取①中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加 |
| 有OH-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