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1-04-26 浏览次数:114 类型:一轮复习
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实验人员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实验员给甲组小鸭展示了一个气球,同时播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员发现小鸭模仿它们的母亲的行为并时刻跟随在气球左右。请选择:
编号 | 小鸡数量 | 处理方法 | 实验结果 |
甲组 | 10只 | 不做处理,正常喂养 | 小鸡全部存活 |
乙组 | 10只 | 给小鸡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 小鸡全部死亡 |
丙组 | 10只 | 给小鸡接种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 小鸡全部存活 |
丁组 | 10只 | 给小鸡接种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两周后,再给它们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 ? |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Ⅰ实验准备:落叶、纱布、烧杯、潮湿的土壤、恒温箱等。
Ⅱ实验设计及结果:
实验组别 |
实验材料处理 |
45天后落叶的腐烂程度 |
|
甲组 |
将用纱布包裹好的落叶置于各组 烧杯内的土壤中 |
放置在0℃的恒温箱中 |
基本没有腐烂 |
乙组 |
放置在20℃的恒温箱中 |
少部分腐烂 |
|
丙组 |
放置在40℃的恒温箱中 |
大部分腐烂 |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第1组 |
第2组 |
|
1、各组分别注射 |
3微克安慰剂 |
3微克疫苗a |
2、第0、7、14、21天检测 |
新冠病毒抗体量均为0 |
新冠病毒抗体量逐渐增多 |
3、第22天接种新冠病毒 |
将适量且等量的新冠病毒 |
接种到两组恒河猴的肺中 |
4、第29天检测新冠病毒含量 |
10万倍m核酸计量单位 |
m核酸计量单位 |
(注:安慰剂无任何药理作用和致病作用,只起到心理安慰作用)
根据表格和相关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小鼠数量(只) |
处理方式 |
有炎症的小鼠数量(只) |
A |
10 |
灌喂未霉变甘蔗汁0.2mL |
0 |
B |
10 |
灌喂50%每变甘蔗汁0.2mL |
3 |
C |
10 |
灌喂75%霉变甘蔗汁0.2mL |
5 |
D |
10 |
灌喂100%霉变甘蔗汁0.2mL |
8 |
①立即上床睡觉休息
②采用科学的方法(如催吐法)进行自救
③迅速到医院救治
④拨打“120求救
第1组:不施加肥料:
第2组:定植(将育好的苗移植于田中)时氮肥和钾肥各施加总量的30%,随后在辣椒的若干关键发育时期分别施加总量的10%, 20%,30%, 10%,共施加5次:
第3组:氮肥和钾肥在定植的第25天后每隔15天平均施加,共施加7次。
每组实验定植50株,果实成熟期测定辣椒营养指标。请分析回答问题:
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中的。
②根据曲线图,同学们作出如下分析判断,合理的是(填字母)。
A.该气体是氧气
B.植物在这一天积累了有机物
C.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为18:00
D.这一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长为12小时
E.这一天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长为24小时
( 1 )用香烟和蒸馏水制成烟草浸出液。
( 2 )通过稀释,得到25%、50%、75%的烟草浸出液。
( 3 )取5个大培养皿,编号,铺上卫生纸,均放入结构完整、大小相当的50粒黄豆种子。
( 4 )在培养皿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将装置放在室温条件下。
( 5 )每天向培养皿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相应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和蒸馏水。
( 6 )5天后统计种子的发芽率。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
黄豆种子数 |
烟草浸出液浓度 |
第5天的发芽率 |
A |
50 |
100% |
26% |
B |
50 |
75% |
44% |
C |
50 |
50% |
64% |
D |
50 |
25% |
82% |
E |
50 |
蒸馏水 |
96% |
组别 |
人数 |
A药 |
B药 |
治疗疗程 |
总有效率 |
甲 |
50 |
相同剂量注射 |
服用 |
一周 |
96.58% |
乙 |
50 |
相同剂量注射 |
不服用 |
一周 |
74.6% |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铅对人或动物是否有影响,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将30只大小、生理状况一致的家兔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用含不同浓度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按照同一方式(每组每3天1次、剂量为10mg/kg)进行皮下注射,每隔10天对家兔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见下表:
项目 组别 |
5%葡萄糖溶液所含醋酸铅的浓度 |
血红蛋白含量(g/L) |
|||
初始测量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A |
0 |
60 |
60 |
60 |
60 |
B |
1.83% |
60 |
53 |
49 |
38 |
C |
3.66% |
60 |
51 |
40 |
28 |
组别 |
小鼠类型 |
处理方式 |
A |
健康的大鼠 |
灌服生理盐水 |
B |
糖尿病大鼠 |
灌服生理盐水 |
C |
糖尿病大鼠 |
灌服山药多糖 |
D |
糖尿病大鼠 |
灌服降糖药物 |
现在正值夏天,绝大多数绿色植物的叶片呈绿色。小玉同学发现菜农卖的韭菜叶是绿 色的,而超市中的“韭黄”的叶却呈黄白色。小玉同学将这个情况告诉他的好朋友小明同学, 小明同学上网查询获知,在遮光条件下新发韭菜培养出了韭黄。小玉同学提出了问题:在 阳光照射下,韭黄会发生变化吗?两人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都各有说法。为此,他们设计 了一个实验,探究在光照条件下培养韭黄,其叶子是否会变成绿色。
实验器材:两盆各 20~40 株培养好的韭黄幼苗,黑色大纸袋,洒水壶等。
设计思路:将两盆韭黄幼苗分为 A、B 两组,一组在光照条件下,另一组不被光照,观察一个白昼后两组韭黄叶的颜色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三天。
实验步骤:
①将两盆韭黄分别编为 A 组、B 组,适时适量向两盆浇清水,将黑色大纸袋罩在花盆上;
②第一天清晨将两盆韭黄幼苗都放置在阳台向阳的地方;
③晚上观察并记录 A、B 盆韭黄的颜色变化情况;
④第二、三天,重复浇水、晚上观察、记录。
预期结果和结论:
若实验结果为 A 组韭黄叶变成了绿色,B 组韭黄叶仍为黄白色,由此推出实验结论:。
①在这一探究实验中,设置了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
②在探究实验中,每盆使用了多株韭黄进行实验,这是设置实验,为了 避免出现偶然因素而产生误差。
组别 |
亲代 |
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
|
雌性 |
雄性 |
||
一 |
黄色 |
黑色 |
黑色(15只)黄色(8只) |
二 |
黑色 |
黄色 |
黑色(6只)黄色(9只) |
三 |
黄色 |
黑色 |
全为黑色(25只) |
四 |
黑色 |
黄色 |
黑色(8只) 黄色(3只) |
实验过程 |
实验组 |
对照组 |
健康小鼠 |
10只 |
10只 |
喂饲次数及剂量 |
每天喂药1次,0.3毫升 |
每天喂蒸馏水1次,x亳升 |
观察时间 |
14天 |
14天 |
实验现象 |
无不良反应 |
无不良反应 |
步骤1 材料处理 |
用打孔器在同种叶片取质地相同的片60片,均分为3份平铺于三个锥形瓶中,标为A、BC三组,高温蒸煮后备用 |
|||
步骤2 实验操作 |
A组 |
B组 |
C组 |
|
接种等量的同种细菌 |
||||
遮光处理 |
遮光处理 |
正常光照 |
||
去除氧气 |
通入氧气 |
通入氧气 |
||
步骤3 恒温培养足够时间 |
30℃ |
X℃ |
30℃ |
|
试验结果 |
圆片未被分解 |
圆片被完全分解 |
圆片被完全分解 |
请根据以上探究步骤和结果,分析回答:
实验准备:取等大的10片滤纸片,5片浸泡于大蒜滤液中,5片浸泡于无菌水中备用;将接种了等量大肠杆菌的10个培养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实验操作如下:
甲组 |
乙组 |
|
实验操作 |
取浸有大蒜滤液的滤纸片分别放在5个培养基的相应区域内 |
取浸有无菌水的滤纸片分别放在5个培养基的相应区域内 |
培养条件 |
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
|
实验现象 |
滤纸片周围0.5cm(平均值)范围内没有大肠杆菌生长 |
滤纸片周围有大肠杆菌生长 |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篮